昭王南征是指周朝中期,周昭王对虎、荆楚、扬越等地区发动的平乱征伐,同时不断向南扩张中国领土。在文献记载中,经青铜铭文验证,周朝中南诸侯曾国、邓国、鄂国等诸侯国出兵,深入江汉以南广大地区。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西周中期,虎、楚蛮、扬越等部落在江汉以南开始叛乱。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渡过汉水,跨越长江南征,以曾国、邓国、鄂国等诸侯国为先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唐(今湖北随州西北)、(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直到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今湖北归归东)。
[img]357429[/img]
十九年来,昭王第三次亲帅六师南征,当时南夷(汉水流域诸国)、东夷(淮水流域国家)的26个国家都来朝见。周昭王赢得了南征。凯旋回师渡汉水时,桥倒塌,坠入水中,死于汉水之滨,因为他携带了大量俘获的青铜。
背景
西周初年,由于虎方、楚蛮、扬越等部落与周朝的臣属关系一直谨慎维持,中南两湖一直相对平静。到周昭王(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南方虎方、楚蛮、扬越等南蛮部落发生混乱,周朝开始扫定中南两湖。虎、楚蛮、扬越等部落在广阔的江汉平原南部开始不安,毗邻鄂国、曾国东部铜区,自然生产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然而,到周初,商代开辟的南方铜路将汉阳众多同姓诸侯国如曾国、云国、息国等分封保护,使源源不断的铜料运至皇室手工业基地。
虎方、楚蛮、扬越等部落势力壮大,必须与周朝分封诸侯国争夺铜料,这可以从周宣王后来给晋国的楚公反钟铭文中得到证实。山西晋国墓地出土的楚公逆钟铭文载出聪“多擒,钦蚂内乡赤金九万钧”,战败的楚公逆钦蚂蚁献出“赤金九万钧”,约270万斤。虎、楚蛮、扬越等南蛮部落的反叛对周王室的战略物资来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恰逢国力鼎盛时期的周昭王,他想“以法文和武远成名”。
同时,为了继承成为一个繁荣的时代,周昭王继续扩大周朝的领土,并在长江中游夺取铜矿资源等丰富的有色金属,必须坚决打击虎、楚蛮、扬越等侵犯南方诸侯国权益的部落。自昭王16年以来,他率领军队南征虎、楚蛮、扬越等部落。
[img]357430[/img]
影响
“昭王南征而不复”是对周朝南方等候国的打击。从那时起,当周宣王来到周宣王时,周人大规模征服了汉水以南地区(见方叔伐楚)。在几代人的反复战斗中,周朝派出了一定的财力和兵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虎方、楚蛮、扬越等部落迅速平静下来,周朝中南部的曾国实力大大增强。
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周朝军队平息了虎、楚蛮、扬越等部落的叛乱,但周昭王因桥梁倒塌而淹死,这是西周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威也受到了影响。昭王死后,周兵是在班主任的路上,秘不发丧。一方面,他们害怕动摇自己的军心,另一方面,他们害怕鄂地和扬越的其他部落知道他们会乘丧出击。几百年后,从春秋开始,楚国逐渐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取代了原南土曾国的地位,占领南方,赢得了周疆。
穆王和他的执政大臣们吸取了昭王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将以周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从北线转移到南线,而且注重整个军队的武术实践,有目的地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边境的压力。
周昭王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是因为桥塌了,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