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不重用,
雍正元年,雍正提拔岳钟琪为参赞大臣,随年羹尧出征青海。
所谓参赞大臣,主要职责是协助统帅分统军队,略低于将军。换句话说,参赞大臣相当于军队的二把手,也就是说,岳钟琪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年羹尧。今年,年羹尧44岁,岳钟琪37岁。
雍正两年,岳钟琪被授予甘肃提督,因为他平定了青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不久,雍正让他和甘肃巡抚,监督甘肃和青海的军事政要。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送上天狱后,岳钟琪接任年羹尧、川陕总督。此时,岳钟琪官至总督,封三等公爵,手持川陕甘三省兵权,可谓是当时满清封疆官员中最有实权的人物。
雍正五年来,一些疯子在街上散布谣言,说岳钟琪想带领川陕兵丁反叛。雍正直接以“散布谣言、迷惑公众、诬陷大臣”的罪名斩首了这位疯子。
[img]357435[/img]
雍正六年来,靖州学者曾静建议岳钟琪带领军队造反,为宋明复仇,但岳钟琪直接杀了他。雍正听说后,岳钟琪被授予宁远将军少保。今年,岳钟琪43岁,他的权力和地位与当年汤瑶的巅峰时期相当。
关键是岳钟琪这个时候还是汉人,年羹尧被封的时候已经入旗满人了。换句话说,岳钟琪作为汉人大臣被崇拜为将军,连满族士兵都服从他。在清朝历史上,岳钟琪是唯一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汉人。
雍正七年来,准噶尔的加尔丹策零率军入侵科尔沁和喀尔喀草原。雍正帝专门派遣了官员侍郎、司马查郎阿和刑事侍郎常,带着宁远将军的印信和雍正帝特别授予的军队和官员的两条黄带到陕西。他在西安东郊筑台,盛大地教岳钟琪为宁远将军,让他率军出征。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岳钟琪率领军队屡战屡败,以至于清军的四名将军自杀,一名副将军和七名王公大臣在混战中阵亡。后来,由于用人不当,岳钟琪被加尔丹抢走了大量军用物资。雍正不得不下令严厉责骂岳钟琪“攻敌不快,用人不当”。
[img]357436[/img]
最后,岳钟琪的不利行为让雍正心寒。这时,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鄂尔泰也乘机弹劾岳钟琪作战失败。最后,雍正下令削减岳钟琪三等公爵和王子太保的头衔,降为三等侯,但仍要求他负责将军印章,继续统一作战。
不幸的是,前线的战争情况仍然非常糟糕。雍正最终不得不下令岳钟琪离开新疆返回北京,副将军张广泗保护宁远将军。当岳钟琪带着不安的心情一路赶到首都时,张广泗弹劾他的奏折也来到了雍正皇帝的龙案。
面对张广思副将军和军用飞机大臣鄂尔泰的共同弹劾,再加上岳钟琪作战不利的事实,雍正只能下令将岳钟琪“交兵部拘留候议”。从那以后,岳钟琪在监狱里呆了两年,最终被兵部判处“斩首”。然而,雍正念和他在平青海的成就将“斩首”改为“斩首侯爵”,这相当于将死刑改为无期徒刑。
不久之后,雍正去世,乾隆继位。乾隆继位后的第二年,他下令结束岳钟琪的无期徒刑,让他重新出狱;后来,岳钟琪回到成都,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了11年。这十一年也是岳钟琪一生中最平淡、最稳定、最幸福的时刻。
[img]357437[/img]
据记载,在过去的11年里,岳钟琪每天早上起床,在爱闲亭打拳脚,跳几套剑,然后牵着心爱的战马沿着浣花溪散步;晚饭后,喂鸡、鸭、家禽,或者在农村的山脊上散步;晚上,他躺在几个案例里,或者写田园诗,或者在烛光下读《楞严佛经》,可以说是悠闲的。
乾隆十三年,由于大金川叛乱,清廷多次出兵失败。乾隆皇帝第一时间想到岳钟琪,于是他下诏书封岳钟琪为四川提督,给孔雀花羽,让他率军出征。今年,岳钟琪62岁。
接下来的一年,在岳钟琪的努力下,大小金川之乱终于圆满结束了。
两年后,岳钟琪带领军队前往西藏,再次平息了西藏的叛乱。四年后,重庆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时,岳钟琪68岁,但乾隆皇帝第一次想到岳钟琪,所以他下令带领他出去。岳钟琪不负众望,很快平息了叛乱。
[img]357438[/img]
然后,在班主任返回成都的路上,岳钟琪病情恶化,死亡。乾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悲伤,并特别授予了“向勤”。后来,在他怀旧的诗中,乾隆皇帝还将岳钟琪列为五位英雄之一,并称之为“三朝武臣巨人”。
客观地说,在一个以满人为尊、汉人处处被压制的王朝里,你真的认为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没有重用他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被称为大臣典范的郭子仪,也有三次被迫辞职退休的经历,两次在郭子仪取得巨大成就时被罢免。相比之下,岳钟琪被囚禁和贬值是什么?
说得好听点,在满清初期,满族人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如果岳钟琪的经历不被重用,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重用?
雍正乾隆不敢重用岳钟琪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