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是一个悲惨的国家。他的开国皇帝和亡国君主都是勤政的国王,但大明亡国的那一年确实是汉人最悲惨的一年。
当时的情况非常紧张。明朝已经枯萎了。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四处寻找,但他找不到一个愿意上朝的大臣。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已经在城下,北京已经是李自成的囊中之物。大明的政权已经是一艘风雨飘摇的船,很快就会沉入海底。
但众所周知,大明政权实行两京制,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提出来了。北京不是第一个任命的首都,而是第二个首都。南方的南京是大明真正的第一个首都,但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呢?如果南迁,历史可能会改变!
@ 古时有句话:天子死于江山,君主死于国家,崇祯认为,大明国家的核心是北京。如果他离开北京而死,他就会逃跑而死。他怎么能死在国家?这不是天子的死法,崇祯皇帝认为他在国家事务上工作太努力了,所以天堂不应该杀了我。大明必须有机会生存和转机。
[img]355639[/img]
多么天真啊!多么固执!崇祯皇帝确实是个好皇帝。不幸的是,嘉靖、万历、天启三代皇帝已经空了大明的基础。阉割党动摇了大明的基础。即使崇祯皇帝如此勤奋,他也能承受什么?如何挽救70多年的愚蠢政府和14年的勤奋!
还有第二点,很多大臣建议崇祯皇帝南迁南京避难,但崇祯皇帝都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很死板:你不知道大宋南渡吗?大宋南渡的结局是什么?你让我向乱臣贼子称臣?做梦!老子是真龙天子,不是南宋高宗赵构腐朽的小儿!多么血气方刚,多么轰轰烈烈,多么完美的拒绝理由!大臣们怎么能反驳他呢?也就只有:皇帝,至少南迁大明的基础还能继续啊,至少南迁你还是我们的皇帝啊!但在固执的崇祯皇帝耳朵里,这就是非常苍白的原因,这叫什么!国难当头,你们这些大臣不想和我共患难,还想南逃享福?门都没有!于是第一个提议南迁的大臣被砍头了。所以大臣们不敢说话。
[img]355640[/img]
崇祯的脾气很固执,从他的工作风格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皇帝都不会坚守北京,等待死亡(崇祯认为这是国家的天子,是一件好事),但崇祯不同,他拒绝回到南京,他一直在为明朝努力工作。
他不能再做得更好了。他认为,如果他这么努力,不能让明朝起死回生,那就是天意。既然命运难以违背,为什么要反抗?这就是为什么在李自成破城的那一天,他不得不绕着宫殿跑来跑去,看看大臣们是否愿意上朝。崇祯皇帝是一个悲伤的英雄。
大臣们建议崇祯皇帝南迁,但他给出了什么死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