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李世民的故事吗?
公元626年夏天,李世民带领阵营的人买通玄武门守将,潜伏在太极殿,举起屠刀杀死弟弟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更让人觉得冷酷无情的是,李世民下令处死弟弟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十个孩子,以斩草除根。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img]355665[/img]
很多人认为李世民这样做太冷酷无情,违背了人伦。然后你就大错特错了。真正违背人伦的是后面的事。他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哥哥李元吉后,他们所有的女人都被他们的后宫填满了。说得好听一点,李世民杀了哥哥,杀了哥哥,杀了妻子和女儿,这并不过分。连新唐书都羞于记录这件事。
《新唐书·太宗诸子传》:“太宗杀弟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溃,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征劝,甚至。”
新唐书记载的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占领了李元吉的妃子杨,非常宠爱。最后,曹王出生了,名叫李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杨为皇后,最后接受了魏征的劝诫,才放弃。
史书真实地记录了杀哥夺妻的家丑,但史书却羞于记录妃子是谁,只是含蓄地说姓杨,就记录了杨氏。
杨氏是谁
那么,深受李世民宠爱的嫂子杨是谁呢?事实上,杨是李元吉的妻子。杨是著名家庭的闺房,也是隋朝杨雄的侄孙女。杨的外表很漂亮,诗歌和绘画也很专业,温柔善良,浪漫多情,也是一个大美人。嫁给李元吉,也是一个合适的家庭。
[img]355666[/img]
除了名门闺秀的身份,杨氏的祖先和武侧天的老太爷杨达也是兄弟,所以,杨氏的身份很高贵,家族实力也很强。
现在他的丈夫李元吉被李世民杀了,他的儿子也被李世民杀了。面对失去丈夫和儿子的痛苦,他被迫为他的敌人服务。在权力的压迫下,一个软弱的女人能做什么?只能妥协,让别人安排。
虽然李世民试图掩盖和抹杀曾经“杀弟夺妻”的家丑,但事实是,无论你如何粉饰它都是没有用的。最后,这个家丑还是流传下来了。
为什么史书羞于记录杨氏?
杨进宫为李世民服务一段时间后,李世民的妻子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想把杨立为皇后,但魏征的建议。如果把杨立为皇后,他以后在存储问题上也会遭受同样的尴尬。听了魏征的建议后,李世民改变了立杨氏当皇后的想法。他自己也很清楚,不管他有多宠爱杨,他都无法改变以前的事实,也无法改变违背人伦的家庭丑陋。最后,他只能好好休息。
正是这种尴尬的情况和复杂的关系。最后,杨一直住在李世民的后宫。虽然他有孩子,但他从来没有名字。在历史书中,只要是妃子,一般都会记录“妃子”,而杨在唐书中只能用“杨”记录,这真的很可悲。
由于常年抑郁,杨氏最终死于李世民的后宫,死后也没有机会陪葬在昭陵,李世民深感内疚,最后只能封她的儿子为王。
[img]355667[/img]
李世民杀死李元吉的真正动机
虽然李世民是一代开明君主,但他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皇位已经成为他一生的污点。虽然他后来成为皇帝,但光环掩盖了他的污点。但真相永远是真相,这是无法改变的。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真正的目的是杀死王子李建成。在唐朝的历史上,他确实比李建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父亲李渊不得不根据长子继承王位的祖先制度建立李建成为王子。事实上,李建成也很优秀,甚至在文治方面也比李世民更优秀。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夺取了王子的位置。这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要杀李元吉?这必须让人们怀疑他的动机。毕竟,在他杀死李建成后,他礼貌地对待李建成的顾问,并接受了他们。魏正是李建成的顾问,他曾建议李建成杀死李世民。李世民甚至可以接受他的敌人。为什么他不能容忍他的弟弟李元吉?
直到长孙皇后去世,他才想立杨为皇后,真相才大白。他杀李的实际动机是无耻的,那就是夺取他的妻子杨。也许李世民早就对他的嫂子不忠了。对于这个家庭丑陋,史书只是轻描淡写,一笔一笔地拿走了。让后人评论是非。
为什么李世民拒绝放过李元吉?是为了杨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