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马拉阿姨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作为孝庄太后的陪护人,她经历了四个朝代,亲自参与了许多历史事件。虽然她是一名女仆,但她与清朝有着不解之缘。她是康熙的启蒙老师,被皇室成员视为近亲。当她90岁去世时,整个皇室都为此感到难过。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在康熙的一生中,尤其是在他的前半生,有两个女人对他至关重要,一个是他的祖母孝庄太后;另一个是他的启蒙老师,孝庄太后的女仆苏马拉阿姨。
[img]355769[/img]
在历史上,苏马拉阿姨确实有自己的人。苏马拉阿姨像她的主人小庄一样,在清朝经历了四个朝代。然而,她比康熙大30多岁,他们的感情不是虚无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而是深厚的祖父母和孙子之间的爱。
苏麻喇姑是后人对她的称呼,她原名苏末儿。苏末儿是苏麻喇姑蒙古名字的音译,意思是“毛长口袋”,也有翻译成“苏墨尔”。在顺治晚期和康熙时期,人们称她为“苏麻喇”。她去世后,人们称她为苏麻喇姑。
当她活着的时候,不同的人对她有不同的名字。小庄太后称她为“格格”,即小姐,是对女人的尊称;康熙玄烨称她为“额涅”,即额娘和母亲;玄烨的王子和公主称她为“母亲”,满语中称她为“祖母”、“奶奶”的意思也可以用来称老妇人。从皇室成员对苏麻喇姑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她有着亲人般的感情。
[img]355770[/img]
那么,苏麻喇姑到底做了什么,让她赢得了皇室上下的尊重呢?
从头开始。苏麻喇姑是蒙古人,出生在科尔沁部的牧民家庭。她的具体生日还不清楚,但从她作为孝庄太后的嫁妆侍女来看,她的年龄应该和孝庄差不多。大约10岁时,苏麻喇姑被科尔沁贝勒府选中,成为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布木布泰不是别人,而是后来著名的孝庄太后。她口齿伶俐,工作迅速,为人稳重,很快就赢得了孝庄的信任。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小庄来到后金城盛京(今辽宁沈阳),与皇太极结婚。作为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随主人来到盛京,从此登上了她的历史舞台。
来到盛京后,天生聪明的苏马拉阿姨很快学会了满语和汉语。她的满语和满语写作水平赢得了当时全宫的赞誉。她从小在草原上长大,骑得很好。她经常骑马出去为小庄工作。她是小庄周围最可靠、最信任的女仆。
[img]355771[/img]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年仅31岁的小庄成为寡妇,而年幼的儿子福临只有6岁,朝中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根手中。孤儿寡母面临着危险的政治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体贴的苏马喇姑始终如一地陪伴着她的主人,为她解决问题,担当着孝庄与外界接触的桥梁。
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孝庄来到北京,住在紫禁城。
顺治九年(1652)三月,苏麻喇姑奉命外出工作,却被内部大臣纳布库殴打。小庄怨恨不已,却无能为力,只能信任她摔马受伤。共患难的局面让主仆感情更深。
苏麻喇姑到底做了什么,让她赢得了清朝皇室上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