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简介:战国后期的军事家,曾指挥五国联军攻击齐国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众多、学术氛围活跃的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摧毁。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完全包含在东周王朝。现在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乐毅。让我们看看!

乐毅(yuèyì),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将军,被封昌国君,协助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指挥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接70多个城市,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著称的战例,报复了强齐伐燕的仇恨。后来,由于燕惠王的怀疑,他去了赵国,并被封为观津王。

司马迁评价他:“始齐之快通和主父燕读乐毅之报燕王书,都是废书哭泣。乐臣公学黄帝老子,他的老师叫河上岳父,不知道他出了什么。河上岳父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乐缺公教乐缺公,乐缺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和胶西,是曹翔的老师。”

[img]353793[/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乐毅的祖先乐羊是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的将军。他率兵攻占中山(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他被埋在灵寿。从那以后,乐的后代一代又一代地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被赵武灵王摧毁(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成为赵国人。

乐毅年轻聪明,喜欢兵法。赵国曾经有人推荐他当官。武灵王在沙丘宫被围困饿死后,他离开赵国到魏国。

后来听说燕昭王子执政,燕国大乱,被齐国打败,所以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从来没有忘记向齐国报仇。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无法战胜敌人,于是燕昭王降低了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他首先尊重郭奎来吸引世界上的圣贤。这时,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燕国,燕王以客人的礼仪接待了他。乐毅拒绝谦虚。后来,他终于把礼物送给了燕昭王,并表示愿意献身于当臣。燕昭王任命他为亚卿。他担任这个职位已经很久了。

合纵攻齐

当时,齐王非常强大。南方在重丘击败了楚国宰相唐,西方在观津击败了魏国和赵国。随后,他与韩国、赵国和魏国合作攻击秦国。他还帮助赵国摧毁了中山国,打破了宋国,扩大了1000多英里的领土。他和秦昭王一起争取皇帝的称号,很快他就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然被称为国王。所有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归服齐国。然而,齐民王傲慢自大,人民无法忍受他的暴政。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问乐毅关于攻打齐国的事。乐毅回答说:“齐国,原来是霸国,现在还有霸国的基础。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不能轻易单独攻击。如果国王必须攻击它,最好与赵国、楚国和魏国一起攻击它。于是燕昭王派乐毅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派别人联合楚魏,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利益诱使秦国。因为诸侯们认为齐民王的傲慢暴虐也是各国的祸害,他们都争相与燕国联合讨伐齐国。

乐毅回来汇报出使情况。燕赵王动员全国军队,派乐毅为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印授给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赵、楚、韩、魏、燕的军队攻打齐国。

齐民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接济水(今山东省济南西北)西部。当两军相遇时,乐毅亲临前敌,率领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见济西之战)。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诸侯军,拟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不能独立灭齐,反对长驱直入。乐毅认为齐军精锐已失,国内混乱,燕弱齐强形势逆转,坚持带领燕军追求胜利。率军追击,确实让齐国大乱失度,齐民王败逃。

连战连克

在乐毅的指挥下,燕国军队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赶齐国都城临淄。看到临淄孤城难守,齐民王逃到莒邑,按城固守。乐毅独自留在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市都坚守城市,拒绝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将齐国的珍宝和宗庙祭祀的器皿全部拿走,并将其运往燕国。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安慰军队,用酒肉奖励军队士兵,将昌国封给乐毅,称昌国君。当燕昭王将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燕国时,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尚未夺取的齐国城邑。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五年,攻占齐国城邑70多座,均归属于郡县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燕国前所未有的强盛。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即使全部占领齐国,也无法巩固。他对莒城和即墨采取了包围而不攻击的政策,对占领的地区实施了减税、废除严格政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固有文化、优待当地名人等政策,从根本上瓦解了齐国。

[img]353794[/img]

功败垂成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王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当王子的时候就对乐毅不满意。他登基后,齐国田单得知自己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实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只有两个城邑。之所以不早拿下来,是因为乐毅和燕国新即位国君有怨恨,乐毅断断续续地用兵故意拖延时间,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只怕其他将领来,齐国所担心的。当时,燕惠王已经怀疑乐毅,并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衅。他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军,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投降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诸君。赵国非常尊重乐毅的优宠,以震撼和威慑燕国和齐国。

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作战。果然,他设置了一个骗局,用他的计划迷惑了燕军。结果,他在即墨城下打败了骑劫的军队。然后他辗转反侧追逐燕军,向北追赶黄河,收复了齐国的所有城市,并将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市临淄。

燕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导致燕军惨败,将失去占领的齐国土地;然而,他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会让乐毅利用燕国的战败和疲劳来攻打燕国。燕惠王派人去赵指责乐毅,并向他道歉:“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为先王报仇。世界上没有人不震惊。总有一天我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当我遇到先王去世时,我第一次就位了,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将军在外多年,风餐露宿,所以召回将军暂时休息一下,或者讨论朝政计划。不希望将军误听谣言,认为和我有不和谐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回到了赵国。将军从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但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王待将军的深情呢?”

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对惠王的不合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现出对先王的忠诚,与先王相识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各种责难和误解,表达了失败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表明他不是愚蠢的主效,也不学会冤枉鬼魂和死亡,所以他离开了。

因此,燕惠王将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乐毅来自赵国和燕国,与燕国重新交朋友。燕子和赵国都任命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


简介:战国后期的军事家,曾指挥五国联军攻击齐国乐毅简介:战国后期军事家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