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能力统一六国。为什么他不能选择一个好的继承人?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读者!
秦灭魏时期,秦廷下令杀害魏国群公子的记录出现了。
如果这是真的,可以说秦廷已经发布了杀死“王室”的政策,目前还不清楚只针对魏公子还是列国公子。
当然,即使这是真的,这个命令也不是很到位。毕竟秦廷没有基因芯片跟踪技术,秦官也不是无条件机器人。这个命令的意义在于威慑,而不是实际。
2.关于秦廷的上述命令,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
针对的是魏公子,而不是魏公室,更不是魏宗室。
[img]354480[/img]
那为什么不“斩杀”呢?
魏家自晋清以来已经繁殖了大约5个世纪,公共或宗族的人口基础非常庞大。由于秦廷在公元前3世纪没有技术实力,甚至超过了纳粹德国,他应该无能为力地精确屠杀这样的人口基础。
当然,我觉得秦廷在公元前3世纪为什么不执行法西斯政策没有讨论价值。
3.与魏宗室相比,赵宗室和韩宗室大致相当。周宗室、燕宗室、楚宗室、鲁宗室、卫宗室更古老,田宗室会因为有田成子而更加复杂。
@ 上述宗数的人口基数都很大,秦廷即使掌握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也很难清理。
[img]354481[/img]
4.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宗室能够成功清理,也不会对秦末产生太大影响。
在秦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先是“秦公子”复楚,后是外国士人复赵燕。后来,虽然有支持老公子(孙子)的行为,但士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 秦廷想依靠法西斯政策来避免秦末的局面,只能与士人一起清除——但考虑到秦廷的上层也充斥着大量的外国士人,如何实施这一政策是一个问题。
5.如果进行延伸分析,一些朋友会产生这个问题,他们可能相信以下两个历史谣言:
一是“秦始皇太仁不杀列国王室”;
一是“六国贵族因故国情节而复辟”。
排除以上两个谣言,这个问题就相当清楚了。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选择好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