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节日习俗是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祭社神
二月二日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又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代春社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受尊敬的神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安全,许多地方的人不得不在“二月二日”祭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中国南方,为了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户户凑钱祝贺土地神生日,去土地寺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古代称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按照民间习俗,农民每到播种或收获季节都要立社祭祀,祈祷或奖励土地神。土地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家庭大,而且分布广泛。家里有家里的土地神,村里有村里的土地神,城里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在家里供奉土地,有的在门口供奉土地,有的在村里的寺庙里供奉土地神。总之,土地神的职责是保佑一方土地内的人物康泰,人口干净,出入平安。
[img]351068[/img]
吃龙食
二月二日的饮食也有一定的讲究,人们相信“龙威大发”,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叫“吃龙须”,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饺子叫“吃龙耳”,煮面条和馄饨叫“龙拿珠”,吃葱饼叫“撕龙皮”。有些地方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和吃春饼和猪头肉的习俗。一切都取与龙有关的象征和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祝福的强烈愿望。
2月2日以后,临沂人开始准备炒糖豆的原料。2月2日上午,家家户户都用糖炒花生和大豆,有的地方叫糖豆,有的地方叫蝎豆,有的爆玉米花。以前是自己做自己吃的,现在不一样了,一般不是自己做的。在城市超市和农村集市,2月2日左右摆满了各种糖豆,大约有十几种或更多。随吃随买,香甜可口。二月二日,农家餐桌上摆放各种糖豆庆祝这个节日。
采龙气
早上毛时(5:00到7:00之间),毛月第一个毛日毛时,出门深吸东方,这是一吉。
剃龙头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祝福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脱颖而出;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年顺利。
起龙船
在古代,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去龙神庙或水边烧香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祝福一年的丰收。在龙抬头的季节,中国的一些地区将有“龙船”活动。请把龙从水里出来,祈求一切顺利。
[img]351069[/img]
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业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养牛”。农时春雨贵如油。如果春雨充沛,说明一年大丰收。
开笔写字
据说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名神)的诞生日。在过去,让孩子们开始写作,取龙抬头的好兆头,为孩子们的衣服,点朱砂启蒙明智,意味着孩子们眼睛清晰,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读书。开幕式是人生的第一份礼物,也是中国传统的儿童识字仪式的启蒙教育形式。
引田龙
每当春龙节到来,今天早上,中国的一些地区家家户户都带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当他们回家时,他们会点灯、烧香和供应。在过去,这种仪式被称为“引田龙”。有许多活动可以引龙伏虫,最具特色的是撒灰。撒灰很讲究,灰多选草木灰。人们在自己家门口用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然后用谷糠撒一条龙带回家,意思是送懒(青)龙,吸引钱(黄)龙,保佑人财繁荣;从街外到厨房炉子,绕着水箱,叫“吸引钱龙”。;将草木灰撒在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在墙脚上,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在陕西富县也很流行,这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后来也出现了用石灰代替草木灰伏龙降虫的做法。
①山东地区用炉烟在地上画了一条龙。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丰收;第二,龙是百虫之神。当龙来的时候,昆虫会躲起来,这有利于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
②在晋西北地区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头,用灰线洒一圈,然后用红线绑一枚铜币放在圈子里,牵线回家,用容器盖住。
③还有一个地区,那天早上,人们从井里挑水回家,倒进水箱。谁先挑回家,谁先引进钱龙,今年的财富会很好,经常在清晨挑水。
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和一些沿河地区也有“放龙灯”的习俗。许多人把芦苇或稻草扎成船,插上蜡烛或用萝卜挖的小油碗,直到晚上,放在河里或海湾点燃,为龙照路。这种娱乐也传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
敲龙头
2月2日上午,东北部分地区以长竿击打房梁,称为“敲龙头”。唤醒龙,祝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些地方在院子里撒上炉灰,把五谷杂粮放在中间,叫“囤”或“填仓”,祝当年五谷丰收,仓库满满。击中房梁就是用木棍或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不造成伤害。敲击炕沿在某些地方很流行,目的与敲击梁相同。
[img]351070[/img]
围粮囤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间谚语在中国北方广泛流传。农历二月二日上午,北方许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炉子下面拿出一篮柴火剩下的植物灰,拿着一把小铲子铲一些植物灰,人们摇了摇,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围仓的圆圈,大大小小,从三圈到五圈不等,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库后,把家里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库的中间,有意撒在仓库的外围,象征着当年的大丰收。
熏虫
在古代,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五类:毛虫、羽虫、介虫、鳞虫和人类。毛虫指披毛兽,羽虫指鸟,介虫指甲壳,鳞虫指鳞鱼和带翅昆虫。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二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利用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丰收粮食。农历二月,天气越来越暖和,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们的健康有害。2月2日,人们摊开煎饼,燃烧熏香,希望用烟雾驱赶有毒昆虫。
其它
2月2日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祭神总是用猪、牛、羊三种动物,然后简化为三种动物的头部,猪头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有一道名菜叫“烤猪脸”。经过12个步骤,如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汁等,经过10多个小时的烹饪,可以上桌。“烤猪脸”有三种,一种是原汁原味;第二种是蘸酱;第三种是吃煎饼。每种吃法都有不同的味道。
关于龙抬头的节日习俗有哪些?这些节日习俗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