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关枪,
关于中国火器的历史,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康熙时期有一位发明家戴子,领先世界200年,发明了“机关枪”!许多人指责康熙和清政府“严重拖累了中国”。有些人甚至吹嘘说,如果戴子的发明能被重视,八国联盟就会被打败。
但是,历史不能夸大和吹嘘。戴梓在中国火器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但他的发明却要客观地评价。
戴梓发明的连珠枪首先记录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昀熟悉戴梓的儿子戴亨。戴亨回忆起父亲戴梓的故事,主要是“连珠枪”的故事。
戴氏连珠枪的三大先进之处
首先,将戴连珠枪定义为“机关枪”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戴子的连珠枪确实很先进,但绝不能称之为“机关枪”,大致应称为“半自动步枪”或“半自动火炬枪”。
根据《读微草堂笔记》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戴梓的连珠枪有三个先进之处:
首先,戴氏连珠枪是一种火枪。”石头的火和枪”,火枪在清朝康熙时期属于中国的先进水平。火枪在明末在西方很流行,但火绳鸟枪在明清时期仍然是主要武器。可以看出,戴子是一位清醒的技术发明家,真正努力赶上西方。
[img]351606[/img]
第二,戴氏连珠枪可能是半自动发射的。“所有的火药铅丸都储存在脊柱里,用机轮打开和关闭。它们有两个机器,它们像牡丹一样相连。如果你拉一个机器,火药铅丸会从管子里掉下来,第二个机器会并动,石头会着火。”从这个记述来看,戴氏枪显然具有半自动步枪的特点。火药弹丸是典型的“自动上膛”方式,一次又一次地落入枪膛,进入待击发状态,然后打火。
世界公认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6.5毫米半自动步枪,首次于1907年正式装备墨西哥军队。所谓的连珠枪,如美国南北战争中使用的“斯宾塞”连珠枪,也需要手动装载。“连珠”是指一次可填充多发子弹,消除了每次只能填充单发子弹的弱点。
由此可见,戴氏连珠枪自动装载的技术是最先进的。类似的后代技术最早要等到左轮手枪的发明。
[img]351607[/img]
@ 戴氏连珠枪具有很大的容弹性。“像琵琶一样,所有的火药铅丸都储存在枪脊上…计28发”,容弹性的优势也是先进的。
让我们举一个“斯宾塞”的例子。这种美国制造的连珠枪采用弹管的方式。弹管插入枪支支架中。总共有七发容弹,后期可增加到10-13发。与戴连珠枪相比,两者差距很大。
[img]351608[/img]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戴氏连珠枪可能不是单兵使用的轻型火枪,而是重型枪,甚至类似于“举枪”的大小。
火枪的弹药大小远大于像斯宾塞这样的针枪。斯宾塞的口径为13.2毫米,早期的火枪口径为17-20毫米,弹丸重达20-35克。如果戴氏连珠枪在弹药技术上没有突破,尺寸也差不多。28发弹药,仅弹丸就要重560-980克,再加上火药和子枪外管,弹药至少要重1.5-2公斤左右,弹舱内部部件的重量也不会小。考虑到枪支的平衡性、后坐力、气密性等问题,戴氏连珠枪要么是举枪式,更有可能是短管枪式。
戴氏连珠枪可能存在的问题
@ 戴子的连珠枪绝对不是机关枪。机关枪不仅可以自动装载,还具有自动击发功能,这是火炬枪无法实现的。自动装载的半自动火炬枪非常先进。用“机关枪”来形容戴氏枪实际上是一些历史作家的无知。
@ 虽然戴氏连珠枪可能具有自动装载功能,但火炬枪的特点决定了弹药的气密性不能很好。因此,枪的枪口动能相对较小,即射程不能比单个火炬枪好。
[img]351609[/img]
@ 虽然戴连珠枪名义上具有“半自动”功能,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可靠性”的问题。以康熙时期的枪械技术,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不可能解决火炬枪连续装载的可靠性。28发大容弹,连续5-6发火灾后可能会遇到“卡弹”问题。
如果这种“半自动火枪”想要具有高可靠性,就必须保证弹丸和子枪的高精度和标准化,枪内部零件的加工水平也应该非常高。否则,卡弹、炸膛等故障将继续发生。
[img]351610[/img]
为什么戴梓没有把这把“半自动火枪”公之于众?
根据《读微草堂笔记》,戴梓曾经想把这种新的火枪交给朝廷,但他做了一个梦——“夜梦一人诃指责:上帝好生,如果你给这个工具,让它流布世界,你的子孙就没有了。恐惧而不是奉献。”
这种说法大致应该是戴梓给子孙的借口。
根据戴氏“半自动火炬枪”的分析,这种武器远远超出了时代,不再是清初手工业水平所能支撑的。即使交给朝廷,这种半自动武器的加工和制造也会极其困难,成本也会极高。最重要的是,即使制造了武器,由于普通工匠的加工精度不够,爆炸现象也会非常严重!
[img]351611[/img]
众所周知,清代火绳鸟枪由于加工工艺低,爆炸伤眼现象非常普遍。甚至绿营也有严格的军法,要求放鸟枪时不要闭上眼睛,不要侧着头,违规者斩首。因此,戴的“半自动火枪”一旦被迫大规模生产,只会产生大量不合格产品,成为“士兵眼睛的杀手”。
这应该是“汝子孙无类”的真相。当然,这只是作者的猜想。
为什么戴梓被流放到铁岭?
关于戴梓被流放的原因。《读微草堂笔记》记载“习惯与西方人争夺胜利,得罪南怀仁”,于是被流放到铁岭,戴的后代扎根这里。
从戴氏的发明来看,戴梓的技术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了清朝招募的这些西方教士,戴梓有着明显的“为国争先”的精神,一切都要压制外国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南怀仁等西方教士出于嫉妒或政治斗争诬陷戴梓是有道理的。
[img]351612[/img]
还有一个特别要指出的。戴的“半自动火枪”根本不公开,说康熙皇帝不可能知道这种东西存在于世界上。@ 戴梓发明了这么先进的宝贝,和他流放的原因无关。
说到戴梓的公共产品,有红色大炮、佛朗机、威远枪和扁肠鸟枪,其中许多仍然模仿西方产品。有人甚至说戴氏连珠枪是指当时英格兰连珠枪的模仿,但没有实物证明这一点。
在朝廷看来,戴梓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工匠,模仿能力很强,但并没有表现出优秀的发明天才。
事实上,戴氏的“半自动火枪”很可能是在戴梓流放后在地铁岭流放的家中制造的。戴亨(1691年出生)小时候在家里看到的,武器也藏在家里。你知道,戴梓(1649年)~1726年)流放30多年后去世。
中国机关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戴梓发明的连珠枪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