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之战发生在公元252年11月(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魏派出15万军队,分三条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司马昭因战败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在吴国的声誉达到顶峰。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首都,领兵7万,逼近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指挥官,率军4万,迎战进攻东兴的魏军。魏军被打败了。
背景
孙权命令在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的水上筑堤,以阻挡魏军。
[img]349536[/img]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10月,孙权病亡。魏国将军司马师想分兵三路攻打吴国,下令以安东将军司马昭为首都、元帅、监军,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共攻打吴国7万人,战在东关,这是东路军;以不丘节率领伐吴的中路军攻打武昌;以王昌率领伐吴的西路军攻打南郡。吴国将军诸葛恪命令人修筑堤坝,在两山之间修筑两座城市,使将军全端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守东城(东关),以防魏军。
结果
魏军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沉没在水中,死者数万人。韩综过去是吴国的叛军,多次伤害吴国。孙权经常讨厌咬牙切齿。诸葛恪命令人们回到韩综的首级祭祀大帝庙。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数千辆,资料、器皿堆积如山,凯旋而归。
战败后,司马昭问大家:“最近的事,谁该负责?”王仪说:“罪在元帅。”司马昭怒不可遏地说:“王仪!你想委罪我吗?”于是下令杀了王仪。
听说东兴东路魏军失败后,进攻南郡的王昌和进攻武昌的吴丘节分别烧毁营地撤离。
朝臣们谈到要罢免将军,将军司马师说:“我没有听诸葛生日的话,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这是我的错。将军们有什么罪?”所以他们都原谅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安东将军司马昭是东路军的首都、元帅和主管,@ 只削去司马昭的头衔。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无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img]349537[/img]
影响
魏军受伤的人实际上对礼仪制度有影响。据《晋书·礼志》报道,文桥以侵略为由没有丧葬母亲,引起了朝廷的批评。司马瑞要求大臣们讨论,论者提到了东关的故事:三年葬礼结束后,礼物被删除了。
据《宋书·郑鲜之传》报道,东关之役死者众多,司马师下令简化葬礼,葬礼期间不禁止结婚入仕。永嘉之乱后,王敦复引用了这个典故,因为这是当时环境下的国家大事;《陈书·沈洙传》讲述了东关之战,棺材没有足够的葬礼,议以为礼物没有终身葬礼,于是制造了除丧服。
评价
在起兵讨伐司马师之际,无丘俭和文钦发表的文章认为,东兴之败是司马师十一大罪之一。他们评论说:“小偷从东关退休,坐起来,三征同进,失去了一切。这些年来,军事事实已经耗尽,导致小偷来了,世界骚动,死伤流离。”
东兴之战是怎么回事?东吴诸葛恪在这场战争中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