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20年(600年)是文帝诞生60周年,文帝有意识地精力下降,所以日常政务交给杨光处理,只参与重大事务裁定,自己养活自己。改年号是仁寿,意思是仁者有寿。仁寿4年(604)7月,文帝刚过完生日,病危。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350412[/img]
当时有一种说法是,贪图王位的杨光已经不耐烦了,于是他和杨素商量了一下。结果,杨素的回复被宫人误送给了文帝。据赵毅《大业拾遗记》和马总《通历》记载,文帝怒不可遏,想召废太子杨勇。谁知道风声泄露了,杨素假传旨召东宫士兵入仁寿宫宿卫,张衡又入宫侍疾。这一天,文帝随后死亡。然而,这一说法涉及暧昧,不足为依。怀疑是唐初史官因政治需要而添加给杨迪皇帝的罪行。
[img]350413[/img]
毕竟,在杨勇被废除的前两年,他的三兄弟杨军被废除了。四兄弟杨秀也被废除囚禁,失去了王位。政敌早就被消灭了。真的没有必要冒着世界的风险杀死他的父亲,篡夺他的王位。在他的五兄弟杨谅和杨光即位后,他被除名为人民,切断了王位,终身监禁。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光、三子杨军、四子杨秀、幼子杨谅。五个儿子都是他和独孤皇后生的。文帝有一天对侍臣说:“前世皇帝。幸运的是,太子的废弃经常发生。我没有妾。我的五个儿子是同一个母亲出生的,在古代很少见。可以称之为真兄弟!如果前代皇帝有更多的内宠,导致恶子纠纷,那真的是亡国之道!”
没想到文帝的话,打脸来得太快了,就在他死前之后,父子兄弟互相猜疑,互相争斗。五个儿子,没有一个好结局,大随王朝也被摧毁了。
都说杨迪皇帝得位不正,是唐初史官给的莫须有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