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国决定对东风5洲际导弹进行研究和试验。由于数据舱位于南太平洋,人民海军负责打捞工作。为完成这项任务,中国海军将派遣由18艘船、4架直升机和5000多人组成的特种混合编队,跨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执行护航、警告、着陆测量、打捞导弹数据舱等重要任务。
虽然当时中国海军的总吨位位居世界前三,但绝大多数都是小型舰艇,从未航行过。即使在中国自己的南海南部,也很少有中国军舰去过那里。海军直到决定执行这项任务,才匆匆组织了一次远航,但也只走到了中国南海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考虑到第一次远航的高风险,每艘船在出航前都准备了一个黑色的裹尸袋,所有的参与者都准备好牺牲。
1980年5月,远航船队起航,但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不是狡猾的对手,而是大自然的愤怒。最后,刘副司令和杨副司令决定绕道。虽然这增加了距离,但它可以降低编队遇到风暴的风险。
[img]349774[/img]
由于国内间谍泄密,中国发射运载火箭的秘密已被各国情报机关掌握。为了保证航行安全不漏风,特混编队在穿越日本宫古海峡前关闭了所有通讯工具,保持无线电沉默。尽管如此,特混编队还是遇到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舰艇和飞机的跟踪和骚扰,总共发现了78架飞机和77艘船。5月9日,中国特混编队刚通过赤道后不久,一架美国P3C在编队右舷投放声纳浮标,然后在编队上空盘旋几圈后离开。5月18日,外国军舰聚集在试验海域,准备争夺数据舱。
在整个编队往返航渡和试验区活动期间,澳大利亚驱逐舰“11号”试图驶向弹出区。我的131号舰多次劝告无效,即阻止其航向,并给予警告和严重警告。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周转,澳大利亚船只离开了。在打捞数据仓库的同时,发现弹点上空有两架美国飞机,在50米的超低空盘旋,在弹点附近投下声纳浮标,提取一桶海水。可以看出,如果发现数据仓库太晚,打捞行动太晚,数据仓库确实有被美国机器抢劫的危险。当时,澳大利亚“GT203号”训练舰和新西兰“莫诺威号”的打捞船被我的106号和108号船盯着,未能进入试验区。051型驱逐舰护航编队高效地完成了驱离任务,为编队顺利完成任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舰队秘密出航曾被间谍出售 经常干扰美日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