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不仅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导人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并派出钟会、邓艾和诸葛绪攻打蜀国。蜀将姜维和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挡魏军主力。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魏军的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要攻击江伟,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江伟后路,东路钟会军主要攻击汉中诸城。江伟与邓艾战斗后,飞诸葛绪,直接前往东路抵抗魏军的主力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钟会军前往剑门关,被回援蜀军阻止,陷入僵局。
[img]349538[/img]
邓艾采取迂回战略。魏蜀两军主力对峙剑阁时,率领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穿越700多里荒芜的地区,凿山开路,袭击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再次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蜀汉于263年11月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当时蜀汉兵多在剑阁,成都兵少。蜀君臣听说魏军来了,都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先逃到南中,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其中乔周主降魏,群臣多附和。11月,刘禅接受了乔周的意见,开城降魏,并派使令姜维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坚守剑阁的姜伟首先听到诸葛瞻的失败,但未知刘禅的确切消息,他担心自己的腹部会受到敌人的影响,所以他把军队带到了巴基斯坦。钟会率魏军驻涪城,派胡烈、田续、庞会追赶姜伟。姜伟回到齐县,得知真实情况后,带领廖华、张毅、董厥等人向钟会投降。魏灭蜀之战结束了。
邓艾灭蜀后,请刘禅封扶风王,并上书攻打吴,引起司马昭的怀疑。这时,钟会的野心扩大了。他写信给魏杜、胡烈等人,说邓艾有谋反的迹象,导致邓艾的父子被捕并送往洛阳。收押邓艾后,钟会独占蜀中,与希望恢复汉朝的姜伟联合发动叛乱。
[img]349539[/img]
钟会原计划派姜维率蜀兵出坡谷,占领长安,然后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攻打孟津、洛阳,夺取世界。但是司马昭早就派贾充领了一万多兵占领斜谷,又在长安自领了十万兵马屯。后来钟会决定占领巴蜀,割据西南,正月十六日,魏将不服从司马昭。有人建议钟会屠杀牙门骑督以上官职的人,钟会犹豫不决,结果胡烈于正月十八发动兵变。魏军在成都激战,姜维率先被杀。不久,魏兵杀了钟会,伤害了数百人。钟会被杀后,邓艾的下属想迎接邓艾,但卫杜派田续追邓艾,双方在绵竹附近相遇,邓艾被杀。乱兵烧杀抢掠,成都死丧狼借。后来,卫杜约束了士兵,才平息下来。钟会之乱到此结束。
魏灭蜀之战是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魏灭蜀的原因是前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优于后者,但战场上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双方的指挥和规划。
魏征西将军邓艾在两军主力相持的同时,率领部分师出奇兵,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接捣毁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魏灭蜀之战是怎么回事?蜀汉灭亡后对三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