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女将,
数不胜数
中国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是商高宗武丁的女王。她带兵东征西讨,丁助夫君将商朝地图扩大了好几倍。女人不仅善于战斗,而且掌管着祭祀和占卜的权力。连武丁都怕她三分。
此后,中国军队的中女将层出不穷。西汉末年,两位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迟昭平相继出现;在北朝,著名的花木兰;隋朝初年,有西安夫人排除障碍,带领八州属于隋朝。
到唐朝,唐高祖的三个女儿平阳公主组建了一支军队,为唐朝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支军队有严格的军事纪律,勇敢的战斗,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今天,山西省平定县的“娘子关”是以平阳公主的驻军命名的。
宋代,著名的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军从杭州掠夺财物,北归。梁红玉指挥宋军,将金武术的军队困在黄天荡,使金军害怕,再也不敢轻易越过长江南侵。她的名气不亚于她的丈夫韩世忠。
明朝,四川中州著名女子秦良玉是国家编制的“真正”女将军。她从小就和父亲一起练习文学和武术,擅长骑马和射击,通过诗歌和文学,并有智慧。丈夫死后,他继承了自己的职责。他派出民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并率领3000名“白杆士兵”北上守卫山海关。
清兵入关南下,坚持抗清,战功卓著,累功至王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侯。据说崇祯皇帝还写诗称赞她:“学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拿兵符;由于女人愿意接受,为什么将军是丈夫?”
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后四处掠夺。19岁的谢庄女子冯婉贞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传诵一段时间的英雄。
抗日战争期间,蒙古女王公西旗的奇仲芳和东旗的巴云英率领数百名蒙古亲兵进行抗日游击战,受到宋美龄的好评。
蓬蓬乱世,名垂青史的中国女将,数不胜数。同样是女豪的秋瑾在诗中写道:“休言女人不是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2
在非常时期,女兵必须出现在战场上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既有女兵,也有女兵。战国初期,墨子载道:“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守在城市里,比如六弩和四兵。”可见,在战国时期,女兵的比例并不小。
顾杰刚在《女子当兵服兵》中说:“左传记中有很多记事,没有壮女当兵的痕迹。”但他认为:“战国时期,大规模战争频繁发生,丁男的不足将由丁女继承...必须动员全国。”在非常时期,女兵必须出现在战场上。
汉初,也有女兵,《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市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攻打。”
古代匈奴妇女都是女战士。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6年,汉军对西域的智支单进行了讨伐,将匈奴军困在智支城。匈奴军誓死抗击:“单于乃在楼上,诸氏夫人数十人用弓射外人。”战争危机时,匈奴妇女也上了战场。
太平军有10万女兵。湘军情报汇编《小偷情报汇编》称“小偷被称为女军”,并详细列出了太平军女军的编制情况。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女兵编成40支军队,一支军队约2500人。仅在天王府服役的女兵就有3000名。她们不仅在关键时刻保护了天王的生命,而且最终陪同太平天国一起死去。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将领左宝贵死亡。据《点石斋画报》报道,他的妻子发誓要为丈夫报仇,捐赠金银首饰,招募士兵,组成一支3000人的军队。据说他们都是女性,“别称一军”。他们从甘肃开车到北京,要求前往抗日前线。
当时,媒体叹了口气:“如果左太太,她也是女中的奇杰。”然而,也有消息称,左太太招募的士兵来自陕西和甘肃。他们“戴着铜环,绑着衣服,接近女装”,说左太太实际上带来了绝大多数男士兵,但她的军队也有相当数量的女士兵。
3
古代女兵部队通常做什么?
那么,中国古代女兵在军队中通常做什么呢?军队如何管理女兵?
《墨子》载道:“五十个作穴,男女相半。”“壮男之军,使盛食凶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为险阻,耕格陷阱,发梁撤屋。”战国时期的女兵主要从事挖沟、守护城市、挖土拆房等辅助工作。
太平军女兵部队通常从事军需生产、修理工事、搬运粮草、捣米、搓麻绳、埋尸等工作。清朝人谢介鹤在《金陵桂甲纪事略》中记载, 从1853年到1854年,太平军进攻清军江南大营时,让女军派人挑着装满糠的大篮子远远地跟着。
一旦成功,太平军追求胜利,女军用糠填埋废弃营地的壕沟,然后用篮子挑回战利品。定都天京后,有时广西太平军女军官出战。曾国藩非常害怕这些“大脚蛮婆”。
“战争加速了中国妇女的抬头和解放。”抗日战争期间,除了军队中的女兵外,中国普通妇女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1938年5月,国民政府在古岭召开全国妇女会议,成立妇女指导委员会,领导全国妇女战时工作,组织妇女参加战场慰问团、担架队、游击队等组织,帮助破坏敌后道路,切断交通,共同消灭侵略者。
川甘公路的建设,战时长达240英里,包括数千名甘肃妇女的贡献,甘新公路的建设,以及当地妇女的贡献。当时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单的铲子和刀斧。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全国成立了9个抗日战争服务小组,其完整的制度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女兵阵营”。
中国古代要求女兵与男兵分开管理,禁止男女兵接触。所谓“谨慎使三军无相过”,无疑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只有在非常时期,女性才会出现在战场上。战场上的中国女性赢得了一个名为“女英雄”的美丽名字。毛泽东说:“中国孩子有很多奇迹,不喜欢红妆和武装。”。女兵越来越受到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揭开古代女兵部队的内幕 宋代女英雄完克金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