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恐怕很多人会立刻想到绣春刀和新龙门客栈里的白发甄子丹。是的,工厂是一名太监,但锦衣卫从皇帝的禁军开始。“手持警卫、巡逻和逮捕”,这意味着北京警卫区的中央警卫。朱元璋创造的,为什么?太祖皇帝不相信他的官员。朱元璋在包括锦衣卫在内的中央禁卫中设立了12卫。普及知识:卫所是明军的基本建制。千户是团级单位,人数1000-1500人。深圳简称鹏城,是明代大鹏设立的“大鹏守千户”。南头还有一个“东莞守千户”,属于南海卫管辖。可见深圳军事地位重要,两个团级守卫根本不是小渔村。8月12日爆炸的天津卫、著名的金山卫、铁岭卫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要塞。锦衣卫辖5个团(千户所),师级单位,师长叫指挥使。起初,锦衣卫是内卫部队和仪仗队,全师都穿着绣春刀的飞鱼服,平均身高超过1.78米(根据现代仪仗队的猜测-注)。军队中许多大院子弟(红二代三代世袭),威猛帅气忠诚。特务机构完成后,“两大任务”一是打屁股(廷杖必须由锦衣卫校尉执行);二是抓官抓民,武宗朝“四骑”,甚至两广云贵等偏远州县也出现了“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从一开始,明朝就很可怕,他是一个特务。
朱元璋经常笑着问大臣:“昨晚吃了什么菜?有多少客人来了?如果大臣如实回答,皇帝笑了:“你小子老实,还唱了几首诗,不是吗?大臣磕头如捣蒜:“皇帝圣明!在这个微笑的回答中,人头随时可能掉下来。太祖皇上还是有点调皮,和男孩得到一个新玩具还炫耀几个,大概差不多。大明的官员代表皇权,各级地方长官都是皇权的象征。从朝廷到省到州县形成几个细胞核是统治集群框架。反对细胞核就是反对大明,借此大明帝国固若金汤,这就是分封制的变种。然而,朱元璋也知道各级地方长官有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怎么办?另一组亲信锦衣卫被派去监督他们。
在儿子朱迪手里,连锦衣卫都信不过,太监近身贴心,造反时建文帝宫的太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是成祖成立了东厂。厂公的头叫督主,通常是司礼监持笔太监兼任(即向皇帝传达诏书草案批红的总管太监),可见走得最近的人最容易红紫。有明一代,工厂和卫生间横行,不能通过任何行政司法机关直接抓人。这部电影没有虚构。两个带刀的锦衣卫或者两个工厂(正式名字“番子”)拿着驾驶帖(逮捕令)直接去军中或者州县衙门抓人。如果他们被逮捕,他们可以在没有审讯的情况下直接被杀。锦衣卫的诏书比较好,如果东厂没有回头。极盛时期,东厂员工达到156万人,锦衣卫最盛时有6万多名士兵(这是整编74师的两倍)。国家机器依靠工厂和卫生系统,很快陷入监督圈。太祖设锦衣卫监督官民,成祖设东厂监督锦衣卫监督官民,宪宗设西厂监督东厂,武宗设内部工厂监督官民和工厂卫生。解构死圈的形成,只能说没有“上帝”。这种结构的初衷是皇帝的老儿子独自监督世界上的官员和工厂卫生,有明朝一代,只有设计师明太祖做到了,聪明的神武!
回顾朱元璋的反腐败,《时代周刊》封面当时应该被他承包!他,一个人可以整顿整个官僚集团(深深怀疑他当皇帝的初衷,是为了报仇杀贪官吗?)法不责众吧?都参加了吧?好,见者有份!据《明朝的那些事》介绍,空印案,十三省,一百四十多个府,一千多个县,主印官员全杀,副职打100杖充军;杀太多公务员做不到,对吧?郭桓案,六部侍郎(副部长)以下多为同党,共杀3万余人,部长基本成为光杆司令;贪赃不怕被抓吧?好吧,剥下人皮塞上草缝,在办公楼前展示标本,这叫剥皮草。贪污金额多少才能得到这样的待遇?60两白银!不幸的是,无论朱洪武如何杀人,贪官纷纷涌动,前任刚死,后任继续贪婪,可能认为迟早会被你杀死,最好享受更多。类似于鱼塘里的鱼,虽然肯定会被捕捞杀死,但鱼不能不吃东西,这个鱼塘就是“明朝政坛”。
在帝国清明节,明太祖和他的后代从未这样做过,派出的亲信络绎不绝,倒下的尸体在腐败的沙漠中前后相望。与此同时,正值弘治、正德、嘉靖三朝,远在千里之外,英格兰岛上有一个叫托马斯的克伦威尔(1485-1540)的人做到了。克伦威尔建立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模式,剥离了教育权力,提高了君主权力,建立了脱离宫廷的政府机构枢密院。克伦威尔的改革使枢密院成为独立于国王宫廷、治理国家公务的常设行政机构,使国家向制度化和标准化转变。朱元璋设计的两个缺陷是,他希望所有的后代都能像他一样成为终极杀手。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后代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情;第二,作为国家行政体系的总设计师,朱元璋只考虑了单向性:也就是说,奴隶会感激地接受皇帝的信任,没想到奴隶会不知道如何提升(不懂规则)。大明亡国便死在这条信任单向车道上,崇祯死前留言:“诸臣误我”。
大顺军兵临城下,奴隶们抛弃了大明的主人,不谈迁都,崇祯让他们下定决心,死活就是不说话。,此前,兵部尚书陈新甲奉崇祯密旨与后金和谈,不小心泄露了消息,舆论大惊小怪;崇祯恼羞成怒,推卸责任,枭首陈新甲示众。崇祯在位期间杀了两个首辅,换了三十一个正部长和五十个大学士,杀了11个总督,杀了11个巡抚。袁崇焕,国之长城,都惨死在他手中,的确百官都不懂他。说了这么多厂卫的故事,也没说正题。据说在电影《绣春刀》中,金衣卫沈炼一开始并没有杀死魏忠贤,东厂督导继任者赵靖忠也希望老上级移民海外。历史上真正的魏忠贤被迫流放到明皇陵自杀;17年后,崇祯在大顺军攻破北京前夕,突然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17岁时,他亲自摧毁了魏忠贤阉党的崇祯,从此自视英主;在34岁上吊前夕,他秘密命令埋葬魏氏,这真的很有意义。
崇祯自尽于1644年3月19日凌晨,回到276年前朱元璋立国的原点。信任和无知(不懂规则),这个私人情感词汇,总是伴随着明朝的国家事务,崇祯是帝国的最后一句话:“但所有的大臣都错了我……人们不能杀人,所有的官员都不能留下来。“奇怪的是,它几乎与崇祯一次吻合,另一个克伦威尔,奥列弗??克伦威尔为英国乃至西方世界的议会民主和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石。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遭遇与崇祯非常相似,被反抗军处死。查理一世在1642-1646年率领国会军作战,击败了苏格兰军队滥用税收和宗教迫害,引起了国会的强烈抗议。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监督,这套现代政治术语,370年后,仍不在我们的背景下,遵守法律仍然是道德的同义词。
东厂与锦衣卫的关系:明朝反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