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也有[限购令]:明清时期,禁止官员为官员买房

先说西汉的限购政策。当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当政时,朝廷颁布了以下规定:“如果你想买房子,不要超过它的房子。不要允许。”(《二年法令·户法》)这个规定的意思是,如果你想买房,你可以,但是你想买的房子必须靠近你现有的房子,没有一个是中间隔的。不允许非邻居进行房地产交易。

当时出台如此奇怪的限购政策的原因有几个:首先,西汉初年土地私有化并不明显,居民的宅基地由政府统一划分和分配,一个家庭只给一个宅基地。为了维持这种状态,政府不希望土地合并,不希望一些居民有多个宅基地,而另一些居民没有地方。一方面,当时的政府限制房地产销售:你可以出售国家分配的房屋或宅基地,但你不能在出售后申请分配;另一方面,限制购买:你可以买房子,但你必须问你的邻居是否只是想卖掉它。这种限制使得西汉初年的住房交易非常罕见。另一个原因是西汉登记人口和房地产,采用原有的“手实”和“举发”手段。你自己报告家里有多少人,住多少面积的房子,这叫“手实”。如果你想少交人头税和财产税,少报人口和房子怎么办?不怕,政府鼓励邻居举报揭露,揭露真相,抓住你进监狱,没收你的财产,一半的财产充电,一半的财产奖励你的邻居举报,奖励,这被称为“举报”。为了方便政府管理和邻居“举报”,每个居民都必须尽可能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限制你只能购买相邻的房子,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古代也有[限购令]:明清时期,禁止官员为官员买房

在唐代,出台了一项持续了1000多年的限购政策,用八个字来总结,叫做“求田问舍,先问亲邻”。什么意思?无论是买地还是买房,不仅要得到原业主的同意,还要得到原业主邻居和民族的认可。否则,无论你付给原业主多少钱,签订的合同有多完美,都不会在法律上得到承认。唐朝的规定是这样的:“天下诸郡,应该有田宅产业,先是亲邻买卖。“(《唐会要》卷85)无论哪个城市,所有的土地和房地产都想出售,先问问你的亲戚和邻居是否同意。五代十国的规定是:“如有典卖庄宅,准例房亲邻合得承担责任。如果邻居不想要,而且价格不够,就得在别处商量,和合交易。“(《全唐文》卷996后周广顺二年法令)卖房子的时候,先问邻居和族人想不想买。如果他们不想,或者价格太低,你可以卖给别人。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二问四邻,四邻不要,别人要交易。房价不尽,也让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比五代十国时更详细,明确了征求意见的顺序:先问族人,再问邻居。

元朝规定:“去立账,全问亲邻,愿与不愿执买,得与人交易。“(“至元二年晋江县务支付马合抹花园销售公据”,收录在《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中)光口头征求亲邻同意无效,还要立一个“问账”,让民族和邻居一个个签字,大家都同意你卖房子,然后你就可以卖了。明朝的规定与元朝相同。事实上,直到清朝,甚至到民国,“求田问舍,先问邻居”的规则仍在当地地区继续,邻居找麻烦,不得不取消交易,退房换房的案例并不少见。买卖房子,只要买卖双方都愿意,为什么要得到卖方和邻居的同意?他们在这里怎么了!其实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保护宗族财产不流失。在古代,中国从来没有明确的个人物权。所有房地产都属于法律和道德层面的个人和民族,尤其是祖先留下的房屋。如果未经叔叔和兄弟同意出售,很可能会引起持久甚至大规模的同族斗争。即使为了维护基层稳定,地方政府也必须要求“求田求舍,先问邻居”。第二个原因和西汉时期一样,是帮助政府控制每个居民,方便亲邻检举。

古代也有[限购令]:明清时期,禁止官员为官员买房

对官员的限购令

元朝以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限购政策:不允许当官买房。严格来说,蒙古官员不是禁止所有官员买房,而是禁止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原南宋统治地区买房。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定?还有两个原因:第一,蒙古摧毁了金国、西夏、大理和南宋,从前朝继承了许多国有房地产。在灭国的过程中,死在他们铁蹄下的平民也不少,那些平民的房子也没人看管,收归国有。这样,元朝初年,政府手中就有大量的公房,可以随意分配给各级官员,作为他们的办公楼或家庭院。换句话说,大部分蒙古官员都可以分房子,没必要再买了。

第二,南宋刚灭亡的时候,一群在江南工作的元朝蒙古官员怀疑分配的公房太小,所以他们出去借或买私房。借房子不仅强迫强迫,而且强奸杀人;买房子也很傲慢,比如房价10万,他们只给5000,甚至一分钱,得到一份假合同,强迫原业主签字,房子变成了他的。他们这样做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各地义军纷纷起兵抗元。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抚慰江南,化解民怨,于是颁布了禁止蒙古官员在江南购买产业的严令。明清时期,不允许官员买房的政策进一步扩大,朝廷禁止所有官员在工作场所买房。明朝的规定是这样的:“任何有司的官员都不得在任何地方购买田屋。违者鞭打五十,解任,田宅入官。“(《明代法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何地方购买房屋》)敢于在工作场所买房,让朝廷知道,你要剥裤子打50板,开除公职,最后没收你买的房子。

清朝的规定在照搬明朝法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规定:“旗员历任其他省份,有在任财产所有者,责令变价回旗。如有隐匿不报,查出财产入官,地方官失查,照常议处。“(《乾隆实录》卷8)也就是说,不仅限制官员买房,还限制旗手买房。凡旗手到外地工作,敢于在工作场所买房,购买的房产由朝廷强制拍卖,拍卖所得归政府所有。如果发现旗手在工作场所买房,当地官员也有责任向朝廷举报。如果不举报,一旦发现,就会和买家一起受到惩罚。明清政府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目的是防止官员腐败,维护自己的统治。毕竟官员收受贿赂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最难找到免费或者低价赠送的房产,所以干脆不让他们在工作场所拥有房产。在工作场所买房的,默认为贪污,受到严惩。


古代也有[限购令]:明清时期,禁止官员为官员买房古代也有[限购令]:明清时期,禁止官员为官员买房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宋宰相王旦为官清白 防止子孙争财不买房
  • 王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可以说他一生都受到真宗皇帝的尊敬。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是一个无辜的官员,不欣赏财富。 据司马光记载...

  • 古代官员财产公开:严嵩抄家20年,财产记录6万字
  • “官员财产公开”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早在中国古代,一些官员就公开了他们的财产。他们是...

  • 王安石认为宋代的根本问题在顶层:官员队伍不专业
  • 列宁称王安石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发动改革之前,王安石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即财务官。当他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 清朝著名大臣张伯行廉洁自律:不取属地人一钱一物
  • 唐太宗曾经指出,政治的重要性只在于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官员更难得!清康熙年间,有这样一个“不取民一钱”的...

  • 汉明帝刘庄轶事:曾亲自责打尚书郎
  • 刘庄,汉明皇帝,光武帝之子,东汉第二任皇帝,也是东汉为数不多的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明帝“善刑理,法律明确”,自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