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联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所以他也承认了魏的王号,并将今年改为第二年。在此之前,这两个人已经被称为国王了。他们为什么要再次成为国王?他们真的沉迷于国王吗?
[img]344782[/img]
桂陵战争结束后,魏惠王在卫阳的劝说下开始称王。当时,他设定了周天子才有的规格,自称夏王,也就是中国之王,已经隐约超过了周天子的规格。然而,它遭到了诸侯国的抵制。除秦和一些小国外,没有人承认魏国王的头衔。
齐威王在马陵战争前被称为国王,但没有人像魏国那样承认。马陵战争结束后,他被称为徐州相王,而不是徐州。相王意味着相互称王,相互承认。这并不意味着他从这里开始被称为国王。
[img]344783' />
魏齐徐州相王,相互承认王的称号。魏国称王意虚张声势,桂陵马陵战争前,魏国综合国力做强几个霸主,呼风喝雨,想看谁看谁。然而,经过两战后马陵桂陵国力的衰退,西不能拒秦东不敢抗齐,于是邀请齐相王壮胆。齐威王欣然答应,目的是向天下展示国力。两战大败魏国后,桂陵马陵成为七雄中最强一国,渴望向天下展示实力。于是两国不谋而合,便有了这个徐州相王。
为什么齐魏已经称王为徐州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