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阿房宫读法应该是[ē páng gōng],它是秦朝的一座巨大宫殿,建于公元前212年,位于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越来越强,咸阳人越来越多。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开始在渭河以南的上林园建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巨大,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面可以坐一万人,下面可以建五丈旗。周驰是阁道,从殿下直达南山。表南山顶以为阙,是复道,从阿房渡渭,属咸阳。可想而知,它的规模如此之大,劳民伤财如此之大。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盖300多英里,隔离天空。
[img]345143[/img]
李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解,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回,檐牙高啄;每个人都抱着地形,勾心斗角。”可以看出,当时阿房宫确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入关后,将阿房宫及其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成灰烬。
阿房宫有多大?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的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里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五丈高的旗帜。四周是阁道,从殿下到南山。在南山峰顶修建宫阀,修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朝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
这样,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绰绰有余。据说阿房宫有700多个大大小小的殿堂,一天之内,每个殿堂的气候都不一样。皇宫里的宝藏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每天住一个地方,直到死都没有住过。《汉书?《贾山传》记载了阿房宫的整体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现在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有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宫殿众多,建筑面积广,规模大。但这些都是传说,阿房宫还没有建成.
[img]345144[/img]
为什么阿房宫叫“阿房”?
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因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并称为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这座宫殿“四阿旁广”的形状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也可以解释为曲处、曲角、庭之曲等。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体现在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曼回、屈曲环绕”的建筑结构上。正是因为《史记》中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秦始皇本纪的索引解释了为什么这座宫殿叫阿房宫时说:“这以其形命宫,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座宫殿被称为阿房宫,是上宫的高大宫殿,如果阿上是房间。这一观点来自《汉书贾山传》,其中注释说:“阿,大陵也被命名为阿房,这意味着几个阿房都很高。”也就是说,阿房宫被命名为大陵上的宫殿建筑。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
[img]345145' />
西安郊区约15公里的阿房村是古阿房宫遗址的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阿房宫位于高耸的丘陵上,宫殿的高地基仍然存在。在阿芳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据研究,村西南还有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东西约1200米,南北约500至600米,最高约8米。阿房宫建在这些高大的台基上,正如《汉书》所说,“高若阿上为房”。
为什么阿房宫被命名为[阿房],但中国最宏伟的宫殿被命名为[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