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年,女真首领严阿骨打率军挑战其宗主国大辽(又称辽、辽),并在短时间内击败了辽军主力。115年,严阿骨打在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称帝建国,国名“大金”。此后,金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img]344240[/img]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金军横扫了中国北方,先后摧毁了辽北宋。那么问题来了,金国是如何从一个弱小的女真部落迅速崛起,最终成为北方霸主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恐怕我们可以找到十多个不同的答案。然而,最大的“英雄”是其独特的军事和社会组织,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猛安谋克”。
猛安谋克是一个基于部落划分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原则上,所有的女真人都在这个组织中。@ 后来附属于金国的契丹人、奚人、汉人也被编成猛安谋克,纳入这一制度。
猛安谋克在汉语中是两个女真词的音译。猛安的意思是“千”(蒙古语minghan,满语mingghan),它不仅是一个单位的称谓(统领一千户),也是一个官职的名字(猛安勃勃,相当于千户,千夫长)。谋克的意思是“百”,是猛安谋克制度的基层单位。理论上,每个谋克应该领导300户(实际情况往往达不到这个数字),其长官是谋克勃(相当于百户、百夫长)。一般来说,猛安由七到十个谋克组成。
按照规定,每户健康的成年男子必须在军队服役,家庭奴隶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普通人在军队中担任士兵,奴隶成了“阿里喜”,主要职责是充当杂务,为士兵提供服务。每个全副武装的士卒都有资格携带一两个阿里喜。(注:根据《金史》对全国户籍的统计,1187年、1195年、1207年,每户平均人口分别为6.59人、6.71人和6.33人)
“平时人民,战时士兵”是猛安谋克的一大特色。每一个谋克都是由血亲、家庭和村庄组成的团体。里面的每个人都与周围的人有血亲和家庭关系。因此,当战斗发生时,可以想象它的强烈凝聚力。因为每个人都有“一荣一损”的关系,他们往往在战场上更加努力,不会有“你先走”的情况。
因此,虽然辽军或宋军在人数上远远占主导地位,但在遇到猛安谋克组织下的金军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战斗意志。此外,没有优秀的将军指挥,自然很难与金军竞争。正是这一点得到了证实,“士兵比精华更贵,而不是更多。他们注重使用而不是形状”。
[img]344241[/img]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八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猛安谋克的组织形式。八旗军相当于猛安谋克的升级改良版。
然而,猛安谋克的组织体系并不完善。事实上,在小规模的社会组织结构中,猛安谋克确实可以发挥简洁高效的特点。然而,随着领土和人口的快速扩张,这种相当原始的组织形式无法满足《纽约时报》发展的需要。因此,金国的猛安谋克和清朝的八旗制度最终成为了帝国的拖累。
为什么金国能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