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两江总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它管辖着两江地区的军政权力。这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地区,包括安徽、江苏、伤害和江西。
它每年至少可以为国库提供三分之一的货币和粮食税。无论是水运所需的粮食,还是江淮盐业,都是朝廷的重要经济支柱。
[img]344333[/img]
此外,地方政府重视文化教育,每年科举榜上一半的名额被两江垄断。这是一个战略要地。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在手中。
@ 就两江总督的候选人而言,清朝一直保持谨慎。这种谨慎意味着清朝必须把这个职位放在值得信赖的人手中。
[img]344334[/img]
清朝入关后,虽然一直提倡满汉官员相同,但双方规定的工资分为同一水平。然而,旗帜官员和汉族官员之间的区别一直是现实的。所谓的旗帜官员是清朝入关前建立的八旗,分为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img]344335[/img]
八旗官员更接近皇室,更容易被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获得官职。一般汉族官员基本上需要接受科举考试。
虽然少数人可以凭借父母的阴影获得官职,但这种方式不会被视为正确的道路,地位较低。然而,在清初,他们更倾向于把官职交给旗帜官员。
[img]344336[/img]
尤其是顺治时期。当时的三位两江总督都是汉军旗人。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原因是清朝刚刚占领了两江地区,不时有抵抗的声音。
@ 我们必须把这个地方交给值得信赖的大臣。然而,在两江地区的管辖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财政税收和水运盐钱领域。这些都需要有专业能力的大臣来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
满族官员在这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汉族大臣不受信任。汉军旗人曾与世界抗争,更容易信任。清朝将把两江总督的职位交给汉军旗人大臣。
然而,随着世界的逐渐稳定,满族成为封疆官员的情况开始逐渐增加。康熙时期,两江16名总督中,满族官员9人,数量超过一半。汉军旗人官员数量大幅下降,只有4人。
[img]344337[/img]
然而,从康熙时期开始,汉族官员更有可能被任命为封疆官员。然而,康熙时期的两江总督只有三位汉族大臣,数量较少。
随后,雍正、乾隆和嘉庆三位皇帝基本上继续这种情况。在两江总督的任职中,满族官员较多,汉军旗人的数量与汉族官员相似,所占比例较小。特别是嘉庆年间,两江总督出生在蒙古八旗。
[img]344338[/img]
@ 从顺治到嘉庆的49名两江总督中,旗帜官员占38人,汉族官员只有11人。然而,自道光时期以来,满族总督的数量开始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满族官员不能承担沉重的责任。清朝自乾隆时期以来逐渐衰落。
虽然嘉庆皇帝略有调整,但仍无法改变整体下降趋势。对于两江总督来说,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水运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运是用水路向首都运输粮食,一直走内河水路。然而,自乾隆晚期以来,官员腐败严重,河流忽视治理,黄河洪水反复灌溉运河,造成堵塞。至于两淮盐政,腐败严重,缺点较多。
[img]344339[/img]
在这种情况下,满族总督往往很难成为宗人。与汉族官员的科举背景不同,旗人大臣可以通过笔记、袭击、骑兵、皇家前卫等职位获得晋升。与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相比,旗人大臣走这条路要容易得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旗手和大臣都走这条路,他们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获得了官职。但数量会更少。从长远来看,这条容易走的路很容易引起满族大臣的傲慢和懒惰,整体素质也在下降。
[img]344340[/img]
到达道光皇帝后,清朝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在内部,各种起义军不断崛起,东南半部的河流和山脉都被放弃了。在外部,强大的强大的船只和枪支,也很难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更有能力的大臣。
此外,面对各种起义军的兴起,朝廷国库紧张,只能让地方政府组建团队训练,筹集工资。这一措施最直接的后果是一群汉族大臣的崛起。他们的军事成就占据了朝廷的重要地位。在新疆官员中,汉族大臣开始占据大部分。
同治时期,两江总督没有旗人大臣,都是汉人官员。虽然同治皇帝本身在位时间不长,但也可以看出形势的变化迫使清朝做出改变。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时期。直到最后一位皇帝宣传统治时期,汉族官员和旗帜官员在两江总督的任职中各占一半。然而,当时只有两位总督。不久之后,清朝去世了。
清朝两江总督的职位是汉人多还是旗人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