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于1654年5月4日在景仁宫诞生
[img]343995[/img]
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11年3月18日至1722年12月20日康熙61年11月13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
顺治11年3月18日(1654年5月4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童妃之子。康熙61年11月13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在北京昌春园清溪书店中风。69岁。在位61年(1661-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他只有八岁。顺治接受了唐若望的意见,并因康熙的免疫力而选择了他作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7月7日在太和殿举行了亲政仪式。在祖母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康熙九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奥拜的斗争,开始了真正的亲政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被拆除,台湾省(1684年)被统一,准噶尔汗葛尔丹叛乱(1688-1697年)被平息,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被成功驱逐。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东北部的热河建造了一个避暑胜地,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和其他贵族见面的地方。
康熙皇帝亲政后不久,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开始整顿官方治理,恢复北京检查、总体规划(清算)和其他评估制度。为了防止被部长欺骗,康熙还亲自前往北京检查,了解民情和官方治理。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方巡逻。此外,还有三次东部巡逻、一次西部巡逻和数百次京畿和蒙古巡逻。他还亲自检查了黄河和河道工人,并下令修复永定河。
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友谊。他多次举办博学宏儒科,建立了南书房制度,并亲自参观了曲阜的孔庙。康熙皇帝还组织了《康熙字典》的编辑和出版、《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图书、历法和地图,如《康熙皇舆全景图》。
然而,另一方面,康熙也有保守和落后的方面。统一台湾省后,他开放了海禁,但由于担心米谷出境,他明确禁止南洋贸易。他提倡儒家思想,尤其是朱理学。此外,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事件发生在康熙50年(1711年)。
康熙十三年,康熙帝立皇后出生的一岁皇次子胤仁为太子,但几十年后,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中结党而废太子。废太子后,众王子觊觎王位,矛盾更加尖锐,所以王子废而复立,但康熙还是不能容忍他结党,三年后再废太子。最后,在康熙六十一年临终时,位于皇四子胤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康熙是希望聪明能干的胤祯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宽纵积弊,也有人认为康熙是爱胤祯的四子弘历(未来的乾隆皇帝),传给他,传说是命令大臣隆科多和胤祯篡夺遗诏。无论如何,这一传位争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奇案之一。
在康熙执政期间,臣民称康熙为臣民「康熙盛世」。他葬在直隶遵化马兰峪,陵号景陵。
康熙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其中只有24个儿子和7个女儿活到成年。
康熙皇帝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