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年,8月27日,朝鲜半岛南部的熊津江口风平浪静。历史上唯一一场著名的海战即将上演。日军(此时日本不叫日本,大宝法令后才叫日本)1000多艘战舰,在阿倍比罗夫、庐原君等指挥官的带领下,联合陆上百济军,共有5万多人,气势汹汹地杀死了熊津江口。出乎意料的是,他被大唐刘仁轨不到一万人的军队打败了。将军安昙比罗夫战死,百济投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日“白江口之战”。
一、“量”多“质”差,舰船落后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这场大海战中,日本军队拥有数千艘战舰和5万人。防守的唐军战舰只有200多艘,人数刚刚超过1万艘。那么,为什么在人数和战舰数量上被碾压的日本和百联军在这场战争中会被打败呢?@ 要理解战争不是靠数量取胜,更不是靠无脑“暴兵”取胜,而是靠军队的“质量”。虽然日军在数量上碾压了唐军,但唐军在单兵素质和战舰素质上都“反碾压”了日军。
[img]344681[/img]
@ 让我们来看看两国的士兵。此时的大唐,刚刚经历了20多年的贞观之治,北逐突厥,西讨高昌,正是国势鼎盛,甲兵日精之际。另一方面,在日本,此时的日本刚刚在中国兄弟王子(未来的天志皇帝)的领导下实施了“大化改革”,刚刚进入了“法律国家”的行列。甲兵装备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却是来自世界各地豪族的乌合之众。唐军装备精良,战斗时间长,自然落后。
[img]344682' />
@ 是海战中至关重要的“战船”。不幸的是,日军不仅单兵素质不如唐军,而且战舰也完全不如唐军。尽管唐军只有170艘战舰,但它们都是建筑船只和船只。建筑船高达三层,巨大,勘察7世纪海上的“航空母舰”,用牛皮包裹,与敌船相撞。至于日本,虽然有几千艘战舰,但相比之下,真的是“寒酸”,长20米,宽7米。与建筑船相比,它就像一艘小渔船。在随后的战争中,唐军的“船强炮利”再次被证明。日本的“小渔船”被唐军的“航母”包围和击沉,就像一场屠杀。
二、战术失当,前后失顾
当然,军队的素质和素质并不代表一切。有时候,只要战术周密,指挥得当,华丽就可以“屌丝反击”,以弱胜强。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日本教练(此时日本不叫日本)看着他领导的千艘“战舰”,然后看着对面唐军区的200艘战舰,自信地喊道:“只要我们的军队(皇军)继续前进,他们就会后退逃跑!”
[img]344683' />
正是在如此自信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日本战舰毫无组织地冲锋唐军的建筑和船只,试图用冲击战术击败唐军。然而,这些日军的“小渔船”对唐军的冲锋,就像蚊子叮一个包,毫无用处。此外,日本战舰争先恐后,没有组织。成千上万的战舰挤在狭窄的熊津江口,就像一个巨大的“停船场”。唐军战舰也迅速抓住战斗机,包围了日本军队,一个接一个地打破了它们。
三、君臣离心,临阵杀将
在日本军队的素质和装备下,即使战斗指挥一团糟,他们的内部也不团结,临阵杀将,可以称之为死亡。
白江口战争前,日本盟友百济国内发生政治动荡。百济国王扶余丰其将军鬼室福信战功卓著,怕他会杀自己而不是,便给他扣上“大帽子”杀他。但这个鬼室福信,正是百济国内最能打的将军,也是百济、日本抗击唐军的栋梁。鬼室福信一死,百济、日国不仅失去了将才,而且使百济国内人人自危,生怕自己功高震主,步鬼室福信的后尘。
[img]344684' />
日本和百济联军拥有如此“高质量”的军队,如此“自信”的教练,再加上持续的内斗,杀死将军的“猪队友”,如果不输给唐军,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白江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打消了日本东亚最强大的梦想。天志皇帝惊呼唐朝的力量,立即将日本改名为“日本”,并派使者向唐朝学习。
日军在白江口之战中数量较多,为何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