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明代养老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养老”问题。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由夏商两代继承,但西周却在制度上完善。《礼记·王制》中说:“所有养老金,都有于氏以燕礼,夏后以燕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也说:“为了保息,我们可以养活所有人:一个是慈幼,另一个是养老。”
在现代社会,国家福利制度相对完善,老年人可以去养老院领取政府补贴。那么,在封建社会,人们如何处理老年人的问题呢?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安置老年人?
[img]342422[/img]
们将详细介绍明朝老年人的赡养问题。
@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老年人?
根据国际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被确定为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的起点标准为60岁,即60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属于老年人。
然而,根据明朝史书的记载,只要一个人16岁,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年了。成年后,人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家庭,抚养孩子,参军战争,缴纳税款。80岁或80岁以上的人被视为老年人。
根据明朝法令:
"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三斗酒、五斤肉。"
"90岁以上的老人则在前者的基础上,额外收到丝布。"
[img]342423[/img]
近亲联姻在古代很流行,@ 古人的寿命一般不长,五六十岁就可以算是高龄了。所以有人认为明朝对老人的政策不好,可以说是苛刻。
事实并非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困家庭,深刻体会到民间疾苦。因此,明朝成立后,他对老人的照顾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好的。
洪武十九年,朱元璋颁布法令:
“凡应天、凤阳城80岁以上的人均册封为社士。”
“九十岁及以上的人被封为乡士。”
其他地区80岁以上的人被封为里士。”
洪武十六年时,朝廷再次明确规定:
“每年正月十五,正月初一,各地区必须为老人举办两次宴会。”
此外,政府还必须对贫困老年人给予额外补贴:
“如果8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工业,每个月都可以去政府领五斗米、五斤肉、三斗酒。”
“在此基础上,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会得到额外的布丝和五斤肉。”
对于那些有钱有能力供养老人的家庭,政府可以酌情不给予补贴。但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富人与贫民之间的心理差距,政府平等对待,给予补贴。
[img]342424[/img]
后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库充裕,@ 皇帝们不断改进这一政策。
例如,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颁布了这样一条法令:
“80岁及以上的人,可到有司领取两条丝、两条布、一桶酒、十斤肉。”
@ 朱祁镇袭位后,颁布诏令:
“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们80岁,他们就可以去有司领取一条丝绸、一公斤棉花、十石米和十公斤肉。”
“九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双倍领取。”
六年后,朱祁镇修改了这一政策:
“70岁以上的人每年可以得到十瓶酒和十斤肉。”
“80岁以上的人在前者的基础上,多拿两斤棉和两斤布。”
明宪宗十一年后,朝廷下令:
“80岁以上的人每年可以得到两斤锦和两匹布。”
[img]342425[/img]
然而,明朝如何处理老年人的犯罪?自古以来,就有人虐待或抛弃父母。
针对这种情况,明律规定:
“任何不孝顺或抛弃父母的人都将被罚款80板。”
“虐待父母的,处死刑。”
"诬陷或辱骂父母的,判处死刑或绞刑。"
所以,什么样的人才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呢?
据明朝有关史书记载,以下行为均为不孝父母的表现:
一、不服从父母的训练,顶撞父母;
二、自己的大鱼大肉,父母却粗茶淡饭;
三、自己穿好丝布,父母却穿破棉布;
四、出去坐轿子或骑马,父母只能走路;
五、只顾自己的快乐,不顾父母的辛苦。
[img]342426[/img]
那么,如果老人没有孩子,谁来抚养老人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所以他们的女婿或侄子负责赡养老人。如果连女婿或侄子都没有,国家会出面赡养老人。
@ 明代,如何对待老年人的犯罪问题?
根据明朝的法律规定:
“如果70岁以上的老人或残疾人随意诬陷他人,则必须依法处理,流放边境。”
“如果80岁以上的老人因犯罪被判流放,那么老人可以免于刑罚,由子孙代为受罚。”
“70岁以上的人因犯罪被判流放,然后将刑罚改为监狱。”
“80岁以上的人犯盗窃或故意伤人罪,均入狱。”
“89岁的人犯了死罪,直到90岁才被告知,所以,不再关心这个人过去的过错。”
“如果90岁以上的人犯了死罪,他们将被免除刑罚。”
[img]342427[/img]
如今,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截至2014年底,中国80多万老年人,近4000万残疾人和半残疾人。随着数量的增加,老年人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如养老金、医疗保健和精神支持,值得各行各业的关注。
参考资料: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明史本纪第九》、《明鉴纲目》
明朝的养老制度是什么? 明朝是如何处理老年人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