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步兵战胜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这个朝代是个例外?

不知道:宋代步兵战胜骑兵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以步制骑”是研究古代战争的人们经常提到的话题。然而,在战争史上,步兵击败骑兵的情况并不多。

也可能是设备差距的悬殊,@ 历史上唯一一场“步行骑马”的胜利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事实上,从野战的层面来看,步兵根本不可能击败骑兵。即使步兵获得了优秀的装备,在机动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骑兵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性。

[img]342515[/img]

@ 历史上提到的“车阵”等、虽然“步兵方阵”和其他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耗敌人的骑兵,但要完全击败骑兵并不容易。此外,即使你真的能赢得敌人,如果敌人突然骑马逃跑,步兵也不可能赶上。然而,在“步行骑行”方面,南宋可以被视为一个大跟头。

后人提到南宋,总会想到“积贫积弱”,但其实当时南宋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尤其是宋理宗时期,南宋要时刻警惕北方金国和后来的蒙古的入侵,@ 统治者对军队的训练一刻也没有落后。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南宋步兵的战斗力和装备都处于领先水平。

后来,金国灭亡后,宋朝立即实施了“平入洛”的战略,即蒙古北退时,攻击收复洛阳等失地。当时,宋朝也预计蒙古可能会反击。然而,执行该计划的淮西士兵并不害怕这一点。他们甚至说蒙古的反击没关系。如果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打吧。

[img]342516[/img]

然而,理想和现实毕竟是有差距的。当蒙古真正反击时,宋军坐不住了。当时,在南宋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淮西兵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善于战斗。此外,他善于指挥步兵防御和战斗。@ 对抗蒙古铁骑肯定没问题。

然而,在当时的中原地区,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趋势,只有在军队出发后,才发生了许多粮食短缺,更不用说军队在战斗中的状态了。将军和普通士兵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面对蒙古骑兵,最终的结果,闭上眼睛可以猜到,自然是失败。

然而,南宋和蒙古的对抗并不总是很弱。当时,当南宋军队被蒙古骑兵逼到死胡同时,这些步兵仍然表现得特别好。特别是在洛东的战争中,虽然宋朝的步兵被蒙古骑兵分为三个部分,但决定战斗的步兵仍然从早到中午与蒙古骑兵对峙。

据说当时南宋缴获的盾牌有300多面。可见当时南宋的步兵攻势也很厉害。然而,无奈的是,步兵的移动速度毕竟不是骑兵的对手。@ 被敌人包围的南宋步兵阵营,@ 只有几百人成功突破。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士气极佳的步兵,在现实的野战中也没有多少获胜的机会。这场“以卵击石”的战争基本上是一场绝望的战争。

[img]342517[/img]

那么,步兵真的不能对付骑兵吗?

事实上,也有一些方法,如果具体点说,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说的是“挖坑”。通过这种成功的战术案例,发生在宋朝,这是宋太宗时期的城市之战。战争前,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使宋军完全失败,甚至军队的骑兵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此外,当辽军反击时,宋太宗再次沉迷于盲目指挥。他给前线军队的“阵地图”根本无法使用。

但幸运的是,当时的监军决定将计就计,抓住机会为辽国骑兵设下陷阱,即所谓的“挖坑”。决定重新布阵的宋军扔掉了之前皇帝给的阵图。他们决定用步兵的方阵作为掩护,把口袋绑在敌人身上。当时,聪明的宋军故意欺骗辽军进入这个提前准备好的口袋。@ 战争自然发生了逆转,这些步兵方阵在前面形成了坚固的防线,使口袋牢牢地捆住。

最后,在机动性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敌方骑兵也成了囊中之物,无论怎么跑都逃不出宋军的围攻。经过这场战斗,辽军伤亡数万人,宋朝大获全胜。

[img]342518[/img]

历史上只有少数军队能够“步行骑行”。他们所做的基本上是大智慧的代表。就像这次想出为辽国挖坑的监军李继隆一样,他也被称为“四大名将”之一。

除了宋军的“挖坑”克骑兵,历史上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那就是用水路。以前提到骑兵作战机动性强,@ 如果步兵通过水路比骑兵有更强的机动性,自然会扭转局面。南北朝的刘裕是典型的水路获胜者。

他创造的“但月阵”战车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后人谈到“步行骑行”战斗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个强大的弩炮和一个强大的车阵,发挥了核心作用。然而,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刘宇可以结合河流设计步兵的方阵。

当时,面对刘裕率领的水军,敌军骑兵根本无法像往常一样从侧面攻击。@ 曾经如此强大的北魏军队,别无选择,只能从积极进攻,结果自然是失败。另一个人也依靠“水路”逆转了战争局面,发生在17世纪的镇江战争中,故事的主角是郑成功。

[img]342519[/img]

当时,郑成功决定北伐。当他在镇江遇到数千名清军骑兵时,他没有选择直接碰他,而是用船迂回对抗。

当时,郑成功指挥的战舰在长江上来回航行。虽然清军骑兵勇敢善战,但他们只能在岸上来回追赶。@ 直到敌人筋疲力尽,郑成功才决定上岸安排部队。这种提前消耗敌人的方法使它在最后的战斗中占据了优势。

此外,郑成功还利用战舰的火力攻击骑兵,@ 使清军骑兵完全失去了以往的“机动性”优势。@ 在这样有利的情况下,郑成功在不到几天的时间里先后攻下瓜州、镇江等地。尽管郑成功错误的指挥最终惨败,并导致北伐的结果,付之东流。但这场以“水路”抗骑兵的镇江之战,却是历史上“以步制骑”特别经典的一战。

虽然镇江之战是一场经典之战,但其成功因素有许多不可复制的方面。@ 也就是说,清朝骑兵傲慢自大,轻视敌人,盲目追随郑成功军队。此外,郑成功拥有优越的水路和火力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果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这场战斗可能不会成功。

[img]342520[/img]

骑兵在中国历代王朝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古代军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骑兵才能拥有如此优越的机动性。@ 统治者认为,无论训练战马有多困难,军队都应该努力训练自己的骑兵部队。如果步兵被比作防御盾牌,那么骑兵就是攻击的利刃。如果一支军队只有防御能力,但根本没有攻击力,那么国家的安全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虽然我们生活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但“国家之刃”的真理永远不会过时。军工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产业,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国家的安全得到稳定的保障。

参考资料:

【《明史》、《宋史》、《明季南略》、“郑成功镇江之战”


古代步兵战胜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这个朝代是个例外?古代步兵战胜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这个朝代是个例外?

,,,,,,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宋真宗是怎么死的?宋真宗晚年被皇后关闭
  • 宋真宗晚年:宋真宗和皇后刘娥,是中国古代皇帝中很少有能终老和谐的夫妻。真宗和皇后刘娥从15岁开始相遇,直到真宗老去。他...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宋 北宋枭雄 仁宗赵祯之谜:北宋鼎盛时期的执政者
  • 仁宗像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

  • 宋仁宗赵祯有着怎样的身世?赵祯身世之谜简介
  • 宋仁宗(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