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不为人所知。然而,最著名的是秦末的陈胜吴光起义。原因是它开启了历史的先例,喊出了一句经典的名言:“王子和将军更喜欢吗?“这句话可以说是启发性的,也彻底打破了商周以来稳定的封建制度。从那时起,贵族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无论人们多么低级,他们也可以有机会在时代的变迁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社会也进入了所谓的历史周期法则。
[img]342299[/img]
事实上,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陈胜很可能是一个贵族后代。在先秦时期,只有贵族人才有严肃的话语。底层的人通常只有名字,没有字。即使他们有字,他们基本上也是与兄弟排名有关的字,没有其他意义。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季节”一词指的是他在兄弟中的排名。
[img]342300[/img]
然而,陈胜的文字涉及(史记中有陈涉家族)。可以看出,他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实际意义,这表明陈胜的家庭背景可能并不简单。如果他把它推上几代人,他很可能是老诸侯国陈国的君主。按照这个计算,陈胜也是“有种”的王子和将军的后裔。
当然,以上只是猜测。毕竟就连史记也对陈胜的人生经历模棱两可,只说他是阳城人,没有提祖上。
虽然陈胜被怀疑是贵族后裔,但起义的另一位领导人吴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底层人民。《史记》记载,吴广来自阳夏,字叔,与刘邦的字季相似。他叔叔也说他的排名。如果刘邦的底层背景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吴广的底层背景也是毫无疑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吴光比陈胜更“根正苗红”。他的祖先代代贫农。然而,志愿者的首要任务是陈胜而不是他。为什么?
[img]342301[/img]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领导是陈胜而不是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反而是大秦,喊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根正苗红的吴光当头领显然比可能出身贵族的陈胜好,但为什么陈胜而不是吴光最终领先呢?
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的身份不同。陈胜是正屯长,吴广是副屯长。除非陈胜当时反对起义,否则让他成为领导者是最合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陈胜不仅没有反对,而且是第一个激发群众情绪的人。那句著名的谚语来自他。
正因为如此,吴光并没有试图挑战陈胜的权威,即使他想挑战,成功的概率也不会很高。
[img]342302[/img]
吴广的政治手腕远不及陈胜,只有辅助才能,没有领导才能
吴光没有成为义军的最高领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政治技能不如陈胜。
陈胜知道如何吸引底层人民。早在他做仆人耕作的时候,他就对周围的人说:“不要忘记财富。”。当许多人解释这句话时,他们只看到它展示了陈胜的野心,却没有看到他吸引人的手段。政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是谎言。陈胜说的是最好的证据。
他真的要“苟富贵,无相忘”吗?显然不是,仅从他后来对吴光的态度就足以看出。
[img]342303[/img]
吴光帮助陈胜造反几乎成功,但他成了一只被烹饪杀死的“走狗”
秦朝的法律是残酷的,人们抱怨陈胜和吴光开始了起义的第一枪,最初的情况就像破竹一样,很快就攻下了大片领土。然而,随着成功的临近,陈胜的本质逐渐暴露出来。一开始,他同意“不要忘记财富”。结果,当他的前老朋友去找他时,陈胜完全忘记了他的承诺。
不仅如此,为他做出巨大贡献的吴光也没有好下场。陈胜称女王为“假王”,这很容易说,虽然假王不是真王,但毕竟也是王。然而,不久之后,吴光因为田藏认为他太骄傲而被下属田藏杀害。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img]342304[/img]
吴光被田臧杀害,主使很可能是陈胜
从表面上看,吴光的死是田藏所做的。然而,在田藏杀死吴光后,他并不害怕陈胜会问他责任,而是把吴光的头献给了陈胜。
收到头后,陈胜没有判田臧罪,而是封他为将军。这一波操作非常迷人。如果吴光真的被田臧的圣旨杀死,这一切怎么会发生?最有可能的答案是陈胜早已与吴光不和。所谓田臧的圣旨,只是史书为尊者忌讳的结果。
“王侯将相宁有种”和“不忘财富”这两句话都来自陈胜。然而,事实上,陈胜很可能是贵族之后,他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老朋友。至少吴光的死,他无法摆脱这种关系。不幸的是,历史悠久,当时的细节现在无法验证。陈胜是什么样的人只能被世界评价。
陈胜真的很富有,没有忘记吗? 看看他对吴广的态度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