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武则天心病,
公元690年,武则天成为皇帝的心越来越强烈。为了迎合武则天,许多官员上表示,他们建议武则天以“凤凰聚集在阳宫,赤雀看到宫殿”为由成为皇帝。武则天假装拒绝了,最后在农历9月9日坐在龙椅上,改为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后。
[img]341830[/img]
武则天被称为皇帝,许多投机者看到了这个机会。然而,这对李唐的家庭成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来自世界各地的李氏宗族纷纷造反。武则天在称帝前后,花费了无数精力平息李氏的叛乱。@ 她对李氏家族有一种本能的防备,而对自己母亲家族的武姓家族则非常信任。
比如武则天成为皇帝之初,第四个儿子李丹就是王子(从皇帝降为王子,前所未有)。李丹从皇帝变成了王子,心灰意冷。随着武承思、武三思等人的掌权,李丹多次被诬陷,最终被囚禁在宫中。考虑到自己的未来,武则天曾经想立侄子武承思或者武三思为王子。
[img]341831[/img]
武则天登基时66岁。公元698年,武则天74岁。她知道自己不再年轻,但王子的地位一直是武则天的心脏病。一边是儿子,一边是侄子,让武则天左右为难。
从亲密关系的角度来看,儿子李显和李丹当然是首选。然而,随着武则天杀害李氏家族,压制李显和李丹,她似乎对两个儿子与自己分离,把王位传给儿子感到不安。
[img]341832[/img]
作为武则天的侄子,武承思和武三思听从武则天的话,忠诚而忠诚。为了巩固武则天的地位,武承思为武则天家族排除异己,制造舆论,致力于武则天家族。如果武则天想让“武周”代代相传,武则天无疑是最好的候选人。然而,当武则天有儿子时,他强迫侄子继位,这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武则天犹豫不决。
因此,武则天召集了大臣们,多次暗示他们的想法,并测试他们是否可以将武承思建立为王子。大臣们害怕武则天的威严,没有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只有一个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狄仁杰。
[img]341833[/img]
唐代著名宰相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几起几落,最终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得知武则天想把侄子当王子,狄仁杰说:
「姑侄与子母何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若立侄,则不闻侄为天子,而姑姑于庙。」
狄仁杰的意思是:对你来说,你的儿子比你侄子更亲近。如果陛下把他的儿子当作王子,一百年后,陛下死了,你会有自己的寺庙,王子和他的后代会用最隆重的礼仪来祭祀你。陛下很难说他的侄子是王子。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侄子会在寺庙里崇拜他的姑姑。
[img]341834[/img]
可以说,狄仁杰的话唤醒了武则天。作为皇帝,武则天是她的心脏病,担心她背后的声誉和地位。任何站在权力顶端的人都非常关心他们背后的荣誉。狄仁杰比较了他的侄子和儿子未来对武则天的态度,这让武则天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武则天决定立自己的儿子李贤为王子。虽然她对李贤不满意,但她还是这么做了。
[img]341835[/img]
因此,武则天秘密安排李显回洛阳,理由是接李显回北京恢复健康。随后,武则天宣布李显为王子后,武承思、武三思等人收到消息后,罗纳了各种力量,拼命争取王子的位置,但从未改变武则天的决定。从根本上说,武则天非常关心狄仁杰的分析。狄仁杰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李唐的国家。
在武则天在位的最后两年里,武三思等人从未放弃争夺王子的想法。然而,武则天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武三思的梦想破灭了。后来,随着龙政变的爆发,李贤强迫武则天提前退位,唐中宗李贤成功登基。
[img]341836[/img]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狄仁杰为武则天分析背后的事情,即使武则天立李显为王子,也难免会动摇。狄公的话彻底唤醒了武则天。从那时起,唐朝的王位又回到了李。
武则天传位一直是一种心脏病 狄仁杰是如何戳破这种心脏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