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明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清朝康熙帝统治时期一个月的黑风之夜,几个疑神疑鬼,看起来凝重的人在角落里相遇,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不知道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其中一人说:“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另一人回答说:“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对暗号后,双方立即缓和起来,还有说有笑!“今年中秋之夜,大家一起帮助大明,潜入宫中宰杀了鞑靼皇帝。”
[img]342682[/img]
这一幕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很快就会想到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暗号是天地会的“摩斯密码”,旨在“反清复明”,用来联系同志,区分敌我。
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有反清复明的情节。要说金庸有着鲜明的“华夷之辨”,却站不住脚。《天龙八部》中不屈不挠的英雄乔峰是契丹人,《天龙八部》的背景是宋朝,汉人文明的巅峰。金庸没有赞美宋朝或贬低辽朝。在《倚天屠龙记》中,没有特别写汉人反元复宋。
这种现象不能从狭隘的角度来看待,需要从元清两朝的制度和背景入手。
反清复明如火如荼
1644年满清入关后,南明小朝廷、原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根据守台湾省坚持抗清的郑父子,再到“三藩之乱”的发起人吴三桂和“金粉”熟悉的天地会,甚至远离朝鲜半岛的李朝孝宗,都是先后或明暗开展抗清活动,口号都是“反清复明”。
[img]342683[/img]
即使在清末,朝鲜民间文人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崇祯二百六十五年”字样。
清朝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抵抗,主要是因为它的统治方式简单而粗糙。
剃发易服在全国各地实施,使中国的衣冠绝世。跪拜礼、八旗制度等,让汉人感觉比明朝更糟糕,这是一个很大的退步。
当时,汉人抵制满清时期的这些措施,发动了反抗,遭到了当局的残酷镇压。江南地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是血腥的事实。
反元复宋的昙花一现
满清和蒙元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完成统一的朝代。与反清复明不同,反元复宋的运动很少。
给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元末,河流变钞,民怨沸腾,引发了红巾军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起义军骨干刘福通自称南宋名将刘光世后裔。起义军甚至打着“虎贲三千,直接到了燕子的地方;龙飞九五,重开大宋天”的旗号。
[img]342684[/img]
然而,韩山童也自称明王,起义军的宗教色彩也很强。起义发动后,他不再提到“重元复宋”,而是“以明斗暗”。显然,红巾军高层意识到,使用宗教号召信徒比使用所谓的故国情怀更具吸引力和吸引力。
元清与宋明的迭代背景
据说宋朝最富裕,人民生活最稳定,士大夫地位最高。宋朝的影响力不亚于明朝。为什么反元复宋的活动很少见?
[img]342685[/img]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要从蒙元和满清进行比较,还要考虑宋明之间的差异。
@ 满清时期取代的明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在整个中国都有影响力。蒙元取代的南宋是安于江南的政权。当时北方是女真建立的金国,影响力不同。
@ 明朝灭亡时,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死得非常悲惨。宋朝末代皇帝和大臣陆秀夫一起投入河流,足够英雄。但不同的是,忽必烈礼貌临安投降的宋恭皇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引汉人医生的强烈信号。明朝皇帝没有那么幸运。崇祯死后,南明皇帝越来越悲惨。朱三王子一直是困扰康熙皇帝的噩梦。
[img]342686[/img]
与宋朝皇室赵孟复合作(fǔ)元初出仕不同,满清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以对明朝宗室很害怕。清初,明朝宗室实行血腥屠杀政策。即使朱明皇室出于自我保护,他们也必须与满清作斗争。
在古代,皇帝不仅是一个人,也是一个象征,这背后的吸引力非常大。朱明的皇室成员是“反清复明”的精神领袖,而赵宋的皇室很早就被元朝统战了。即使你喊“反元复宋”,人们也不会跟着你。
满清和蒙元的统治模式
与满清几乎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汉族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同,蒙元并没有做太多的尝试。
虽然在近百年的元朝,传统汉族士子只举行了16次科举考试,被录取的士子在官场上没有得到重用,但在蒙元时期,商业环境良好,汉族人民仍然可以保持旧的习俗和生活习惯。
同时,虽然当时汉族的社会地位较低,但阶级差异仍然是最重要的——汉族地主的社会地位肯定远高于各族奴隶;@ 与清朝相比,各阶层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程度较差,文化冲突并不那么激烈。
[img]342687[/img]
例如,著名的元代杂剧演员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塑造了欺负男女的流氓张驴儿的形象。张驴儿的名字是元代典型的蒙古族或色目人的命名风格。
关汉卿敢于这样写,颇有“我骂你你也听不懂”的意思;而这种事情在清朝,似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满清皇帝的中国文化水平很高,但这已经成为他们猜测汉人医生的心理活动,经常用“文字狱”迫害文人的手段。
即使是进入上层建筑的汉族医生,他们的地位一般都在满族官员之下。像地方督察这样的封疆官员都是满族人。直到太平天国时期,胡林翼才成为第一个汉族督察。
这种与汉族社会格格不入的统治方式,导致了“反清复明”运动的兴起。
满清时期的古书也被修改和涂抹。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满人统治甚至不利于清朝形象的书籍被完全删除。
例如,在《四库全书》中,岳飞的《满江红》一句名言“雄心勃勃的饥饿餐胡虏肉,笑着喝匈奴血”被改为“雄心勃勃的饥饿餐飞食肉,笑着洒满血”。
[img]342688[/img]
原因是岳飞与满族同族女真建立的金是敌对关系,在诗歌中明显表达了蔑视态度,不能被清朝树立为积极形象。
与蒙元几乎不同的是,满清的统治无疑更容易引起汉人的反抗。
蒙元存在时间短,拒绝中国化,懒得在全国施加影响力,很快被明朝取代;满族和清朝在部分中国化的同时,延长了统治时间,由于中国化不彻底,引起了反抗。
与元朝的“呼喇喇如大楼倾”相比,清朝更像是一种慢性病,连拐带喘地拖了200多年。
在这种情况下,反清组织在民间不断施加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朝有哪些留念?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