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即使用算盘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数术记录》:“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珠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珠算起源于什么时候?让我们看看。
[img]340937[/img]
中国珠算历史悠久,古代算书严重丢失。古代印刷不发达,造纸发明前的竹简文字“求简,全文莫见”(唐颜师古语)。从唐显庆元年到宋春佑七年的590年,珠算的发展是无文可考的。让后人在考证珠算的起源时,感受到“古书散亡,苦无明挖”的困难(清梅文鼎语)。
[img]340938[/img]
自清朝康熙以来,古代计算学家梅文鼎、梅启蒙、钱大新、徐桂林开始研究算盘的起源:然后数学史学家钱宝聪、李燕、严敦杰开始全面研究和讨论珠算史;新中国成立后,以余介石、华银春为代表的珠算家对珠算的起源发展进行了有效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历史资料和文物的不断发现和探索,珠算起源的时代不断前进。
关于中国珠算起源的研究,中外学者讨论了很多,都提出了“宋代”、“唐代”、“汉代”、“周代”。对此,众说纷纭。近年来,经过不断的研究和研究,珠算史学界做出了业界和社会共同认可的推断。一般来说,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为唐宋,盛于元明。”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珠算]起源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