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武则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在古代封建社会,王子可以被视为一个国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意味着这个国家未来的王位将被继承和稳定。唐朝时,我们知道有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但无论皇帝是男是女,继承人都应该拥有。武则天最终把李显立为王子。她为什么选择李显?狄仁杰在这件事上做了多少努力?
[img]340028[/img]
后人一直认为,武则天之立李显而不是立武三思为王子。狄仁杰付出最多,立功最大。事实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水分。如果武则天不得不立武三思为王子,狄仁杰是不可能阻止的。一定是武术家有问题,狄仁杰的劝阻碰巧击中了武则天的弱点。
武则天上台后,对唐朝贵族进行了血洗,然后大面积提升了武家的地位,封王拜相。武氏很快控制了朝廷的政权。以武周天三年(692年)的谋反案为例。当代六位宰相中有五位被诬告谋反,全部下狱。
[img]340029[/img]
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甚至六部尚书都有机会担任。宰相们工作的地方叫政府大厅。有资格加盖平章的大臣将享有宰相的名字。同时,他的投票权也意味着他也有一定的实权。
三年来,天授政府大厅的六位首相中有三位是武术家,分别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承思、武游宁和武则天母系的亲戚杨志柔。另外三位是狄仁杰、任知古和裴行本。这三位是依靠个人能力爬上来的大臣,代表了文官的真正实力。
令人费解的是,中非武氏族六位宰相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都因谋反罪被捕入狱。任知古和裴行本死后不认罪,被折磨致死。狄仁杰立即认罪,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然后他用衣服写了陈情信,把儿子带给了武则天,最后杀了他。
武家的势力已经控制了政府,武则天立武家是王子。她为什么不敢站起来?核心原因是武家在军队中没有基础。即使武则天成为皇帝,她也没有武功。她可以用手腕控制政府,但她不能绝对控制军队。
[img]340030[/img]
以匈奴叛乱为例,梁王武三思招募军队与匈奴作战。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招募的人不到1000人。武则天要求庐陵国王李贤招募5万人,但不到十天就招募了5万人。这就是唐朝的影响力。武则天很清楚,如果武术家继承了统一,她死后,世界将不可避免地被打乱。
狄仁杰对武则天最重要的建议是分析儿子和侄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他儿子的继承意味着武则天死后可以进入太庙。如果侄子继承了,武则天死后甚至不能进入太庙。这是武则天非常害怕的事情。事实上,狄仁杰并没有说,武则天也知道结局。
总的来说,武则天立李显是王子的结果,这与狄仁杰的建议没有太大关系。这是由于武氏基础薄弱,无法控制整体情况造成的,而不是狄仁杰的话真的起到了作用。说把狄仁杰列为保存大唐基业的第一英雄有点过分。
为什么武则天没有立武家人为王子?为什么要立李显为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