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晋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春秋后期,群雄并起,列强争霸,周天子权威削弱,诸侯权威日重。然而,当时的晋国却与众不同。国王就像一个傀儡,被六清的权臣牢牢架空,甚至爆发了许多杀君事件。齐、秦、楚、宋、晋五霸可谓春秋骄傲。为什么其他国君能牢牢控制政府,但晋国的权力落在权臣旁边?
不仅如此,晋六清之间的血腥斗争,其中最受欢迎的赵孤儿是内斗的结果之一。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晋国内部纠纷不断,应该迅速下降,但令人惊讶的是,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几乎统治了100多年,成为春秋最强大的国家,黄金含量最高的霸主。
俗话说:中华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春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思想解放,晋国是这种思想解放的中心。
晋文公重耳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三军六卿制”。
周朝军制是军、师、旅、卒、二、军六级建制,一军有12500人、五师,周王室有六军编制,大诸侯有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晋文公三军六卿制是将晋军分为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一将一佐,即上将、上将、中将、中将、下将、下将。其中,中军是全军的中心,设中将,指挥全军,又称“元帅”。更重要的是,中军将军还掌管着国政,就像汉代的丞相+大司马或将军一样。一个人以下一万人以上,手中权力很大。
[img]339090[/img]
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并非一成不变。后来晋文公新增两军成为五军十卿,晋景公新增三军成为六军十二卿,最终恢复为三军六卿。春秋末期,晋国卿医生是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卿。
同时,晋国也实行了分封制,每个清家都有自己的封地城市。简单来说,六卿就像晋国六大最大的“国中之国”。三军中的许多部队都是六卿的私人军队,即派私人军队向国王纳赋,完成国王发布的任务。然而,晋国国王通常每年只有一次免费招募的机会。如果超过,国王将支付给六卿。
三军六卿制的建立,调动了大贵族的积极性,整合了晋国的力量,从而展现出非常强大的战斗力,在城濮之战中击败了楚军,在“城濮之战”中击败了秦军,彻底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从那以后,秦楚二强被压了一百多年,然后他在春秋时期称霸了一百多年。
但是,让六卿等贵族出力必然要付出利益,比如战利品(包括人口)、随着封地的增加,晋国屡战屡胜后,强者恒强,以六卿为代表的清族实力越来越强,让晋王忧心忡忡。对晋国卿族来说,虽然相互斗争,但在压制晋王、保障自身利益的态度上基本一致,因此晋国逐渐被清族架空。
晋文公在公元前629年去世,但22年后,晋国赵氏赵盾指示赵穿杀君,杀死晋灵公。公元前582年,赵氏势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霸道。在晋景公的支持下,晋国几位清医生联合摧毁了赵氏家族的两个原屏,历史上被称为“下宫难”,也是著名的“赵氏孤儿”历史原型。公元前572年,栾书、中行偃杀晋李公,迎公子周继位,历史称晋悼公。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晋国卿族势力惊人,甚至达到了随意废除君主的程度。
[img]339091[/img]
这里有一个问题:作为晋国的君主,它自然占据了正义和大量资源。为什么不支持“公民”与“清朝”作斗争呢?所谓的“公民”是春秋诸侯国的家族和“公子”、“公孙”是公族人,后人公子的说法起源于春秋。
事实上,广义上,晋国公族势力一直很强。晋景公、晋丽公时期,晋国王族同姓医生包括栾氏、英氏、羊舌氏和祁氏。其中栾氏是当时的元帅,是当时最好的家族势力之一。后来,他杀死了晋丽公。英氏是下宫后最强的清族。说“举贤不避亲仇”的祁奚来自祁氏。
因此,不能说晋国国君不支持公族,但这些支出的公族血缘原因,一旦强大,反而让国君更加担心。因此,晋景公和李公之后,采取了重用异姓卿族、压制同姓氏族的政策。晋景公杀死了三英(即英凯、英公、英志),并在晋平公时杀死了栾氏。晋公公时,“祁奚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清“然后用法灭其族……分其邑为十县”。
在君主和异姓卿族的双重打击下,晋国公族的强者在100多年的时间里逐一被消灭。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个异姓卿族完全掌握了晋国的权力。君主就像一个人形橡皮印章。笔者认为,即使晋公族有天才,后来也很难挽回局面。几个不同姓氏的青族几乎分裂了晋国,不可能给他们发展空间,让他们损害自己的利益,强化自己。
[img]339092[/img]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晋国看起来像一个松散的联邦国家,但晋国在春秋时期统治了100多年。自从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确立霸主地位以来,晋国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一直是一位老霸主。虽然它偶尔输给秦楚,让秦穆公和楚庄王统治了一段时间,但总的来说,它总是压制秦楚。吴楚之战象征着晋国完全失去霸主地位,晋国内斗无法整合力量,于是支持吴国对抗楚国。因此,吴国击败了楚国(公元前506年)。然而,秦国救援了楚国,组成了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国,但晋国没有出兵帮助吴国,这表明晋国完全失去了霸主地位。
晋国如此混乱,能够维持百年的霸主地位,卿族遵守一定的规则,保持一定的底线,总能够共同努力是外部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春秋晚期,由于六清在中国的专权,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斗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他完全失去了底线,根本无法达成一致,所以他不得不罢工,停止与秦楚竞争。最后,六清相互合并,晋分为赵、韩、魏三国。这三个国家都是战国七雄,可见晋的实力很强。如果晋没有内部问题,也许最终统一中国的不是秦,而是晋。
可以说,晋国之强,成为三军六卿,晋国之弱,败于三军六卿。
晋国曾经被权臣架空,为什么还能称霸春秋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