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设立了直隶、两江、闽浙、两广、云贵、四川、陕甘、湖广八大总督职位。后来又增加了两个总督职位,即河流和水运,形成了十大总督的格局。
十大总督中,前八位总督有自己的固定领土,后两位的势力范围更广。河道总督管理河流流经地,水运总督管理粮食运输地。
河道总督是一个总称,可分为直隶河、南河、北河总督等。总体职权广泛,但细分为每个河道总督相对较小。只有一个水运总督。从南到北,粮食运输路线要经过八个省,所以他的力量范围最广。
位于江苏淮安的水运总督府,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叉点
然而,权力范围广并不意味着水运总督的地位高。在十大总督中,水运总督往往排在最后。为什么?
[img]337006[/img]
作为军事主管,总督手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兵权,这也是衡量总督地位的主要标准。
水运总督负责粮食运输。与其他需要守卫地方的总督不同,只有水运标志直接管辖,兵力3000人。即使沿途加上各省粮道衙门的水兵,总共也只有2万人。
八名地方总督直接管辖的兵力在5000-10000人之间,包括当地驻军和地方团练,总兵力超过5万人。即使是河道总督,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修复河道,兵力达到了3万人,比水运总督要好。
[img]337008[/img]
然后是官职。总督的官职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二品,也可以是正品。例如,驻扎在首都的直隶总督通常是军事部门的尚书或军事机械部长,属于正品。
水运总督基本都是从二品官员中挑选出来的,兵力、官职都不如其他总督,空有势力范围是没有用的,地位还是最低的。
为什么清朝十大总督中的水运总督排名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