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37258[/img]
一、出使路上被抢
公元647年,贞观21年,唐太宗李世民派王玄策为使臣参观天竺(印度)。对于第二次去天竺的王玄策来说,这次访问和之前没什么区别,一如既往的无聊(当时天竺可能是唐朝的国家)。到达天竺后,王玄策一步一步地向天竺国王宣读了唐朝的圣旨,然后示意他们带着贡品回到长安朝拜(唐太宗)。
但很快,王玄策预感到有些不对劲。当他宣读诏书时,他发现天竺国王的身体似乎有一些问题,而且仍然很大。正当王玄策敦促天竺国迅速出发时,一场政变突然降临到他身上。当时天竺国王的弟弟阿罗那顺在老国王去世时发动了兵变。在控制了所有的政权之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王玄策身上。
原来,除了天竺提前准备的贡品外,王玄策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珍宝,这些都是沿途一些小国进贡的(他们没有资格直接联系唐朝)。就在王玄策发现事情不对并准备离开时(他已经在回到唐朝的路上),阿罗那顺的军队对使团发动了突袭,后来除了王玄策(共有30多人)。
[img]337259[/img]
二、必须血债血偿
逃离包围圈的王玄策,看着远处的火光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阿罗那顺付出代价。这时,王玄策并没有直接回到唐朝,而是一个人去吐蕃。吐蕃早已被唐朝打服,不敢忽视王玄策的到来。在吐蕃的帮助下,王玄策发表了一篇讨伐天竺的号召,很快就传到了四面八方。没有唐朝的指示,吐蕃不敢以国家的名义帮助他,但还是为他招募了1200名普通士卒(不是官兵)。
此外,王玄策还得到了泥婆罗(现在尼泊尔)支持的7000骑兵。有了这些兵马在手,王玄策决定立即向阿罗那顺和天竺国复仇,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天竺重镇茶博城和罗城。经过三天三夜的血战,王玄策成功突破二城,斩首3000级。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追击中将成千上万的天竺士兵赶入尼罗河,他们的结局不言而喻。
赢得两个城市后,王玄策不停地赶到天竺国都。天竺国不大,很快就在城下士兵。在王玄策的指挥下(唐代士人基本都是文能治国武能),天竺国都也没多久就被打破了。阿罗那顺本人在逃跑过程中也被捕,他的家人和一群王公大臣被俘,共计12000人。
[img]337260[/img]
公元648年,贞观22年,王玄策带着阿罗那和被俘的12000名天竺臣子返回长安。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灭一国的壮举似乎并没有让唐太宗觉得奇怪,所以王玄策只是被封为朝散医生(五品下)。后来,王玄策奉命斩首阿罗那顺的家人。对于那些有钱的天竺臣子来说,他们可以赎回自己的身体,所有没钱的人都被贬为奴隶。
有些朋友可能会想,为什么唐太宗不能对一个人摧毁一个国家的成就感到惊讶?原因其实很简单。唐朝早期只消灭了30多个国家,突厥等超级强国也不乏。此外,仅唐太宗一朝,就有三位英雄摧毁了四国以上。此外,王玄策当时的官阶太低了。即使他被提升,也只是一个五品。唐太宗并不感到惊讶。毕竟,一个只有五品官才值得的小国有多重要?
文章@ 作为一名五品小官员,王玄策虽然解锁了一个人摧毁一个国家的成就,但历史上对他的记录到此为止。根本原因是和他同时期的名将太耀眼了,还有从天竺取经回来的玄奘大师。这位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的英雄注定会被岁月的长河遗忘。
为什么王玄策能完成一人灭一国的壮举?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