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宋都城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为什么南宋选择杭州作为首都?杭州到底有什么好处?
在都城的选择上,南宋实际上是在主客观条件下进行的排除法,而杭州则是排除其它选项后的唯一排除法。
南宋君臣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从靖康之改为宋廷正式发布诏书,将杭州定为正式国都。备选地区包括长安、四川、襄阳、建康、杭州。
[img]336574[/img]
长安
首先,由于宋金战场形势的突然变化,排除了选项:长安。
长安的重量级人物是宗泽和张军。原因是关中东有潼关,北有黄河。这两个地方很危险,南部有四川这样坚固的后方。此外,一些精锐的西方军队也可以使用。只要他们决心经营和训练农田,他们就可以凭借地形优势阻止金军,然后进出海关,顺黄河而下,威胁金国的腹地。
遗憾的是,形势比人强。1130年,宋金为了争夺关中控制权爆发的富平之战,以宋军的全面失败告终。他们只能依靠川陕甘陕交界处陡峭的地形来抵御金军的进一步进步。关中所有的地方都落入了金军的手中,迁都长安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img]336575[/img]
蜀道
二是排除资源限制的选项:四川。
建都四川的代表人物是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经理马拓。他认为,建都四川后,“用陕右之兵,留重臣镇江南,委健官以抚淮甸为计,破敌之计,回天下之心。”
然而,当时的巴蜀并不富裕,人口和资源有限。高宗看到张军的报纸,说汉中只能筹集1万多人的粮食。考虑到大规模的朝廷和禁军,四川根本无法供应。如果从东南向四川输送粮食,它将逆流而上,得不偿失,只能放弃。
[img]336576[/img]
襄阳
最后,襄阳和建康(今南京)因安全原因被排除在外。
襄阳的提议最早是李刚发出的,也是最充分的理由:“襄、邓之地,西临川陕,可招兵;北临京畿道,可近援;南通巴蜀,可取货;东达江淮,可运谷粟,山川险固,民物淳朴。”
就事实而言,根据当时的战略情况,如果南宋朝廷有恢复中原的想法,建都襄阳实际上是最好的选择——在地形上,有长江和汉水可供使用,而南宋的水手很强,金军的骑兵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易于防御和攻击的同时,也可以很容易地从长江上下游和汉水获得巴蜀、陕西和东南的人力物资增援。
定都建康的原因简单直接,东南形胜地,历代古都,早已证明了其可行性。
然而,高宗赵构和那些从汴京一路遇到问题的文臣们早已被严宗毕“搜山检海”的追杀吓坏了。他们不相信长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们必须为自己增加双重保险,即即使金军再次突破长江自然保险,他们也可以用纵横交错的水道阻止他们前进,以争取足够的逃跑时间,在这种考虑下,襄阳和建康自然被排除在外。
当只剩下杭州时,它的优势非常突出。早在北宋崇宁时期,杭州就成为江南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县。商业贸易发达,水运便利。此外,它位于水稻高产区,可以保证充足的材料供应。
然而,位于江南一角的定都杭州,注定南宋只能锐意经营东南一小部分,以确保朝廷自身的安全。战略形势必然是消极防御,失去了进取精神。
南宋建立后 为什么都城最终选择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