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但是明朝做官的人很多。 问题出现在哪里?

明代当官的故事,明朝的工资这么低,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想当官?

明朝的工资低到发指,但还是有那么多人想当官?根本原因是什么?

工资最低的朝代也是平民当官最热情的朝代。这些人怎么想?

说到明朝,朱元璋是不可避免的,他也让明朝有无数朱元璋的品牌。

这位老朱同志活着的时候,应该算是反腐局第一人了!

[img]335763[/img]

(朱元璋)

在他的治理下,官员工资低,工作多。为了大明的服务,官员们一个接一个。

因此,经济在开国时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这种恢复和发展与惩治贪官、减少行政支出、低薪养官密切相关。

明代的工资有多低,看看明代第一清官海瑞,用工资养家糊口,买一次肉就能看出来。

《明史》中说明代工资低:自古以来,官方工资就很薄,不如此。

简而言之,它是古代的,除了古代的,还有一个特点是不变的,从建国到灭亡,近300年,工资没有改变,甚至没有考虑通货膨胀。

最终的结果是,在明代当官是一项越来越苦的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们可以养家糊口。在明朝中后期,他们几乎没有足够的食物。不仅如此,在永乐朝之后,即使是这微薄的工资也不能保证全额支付。

[img]335764[/img]

(海瑞)

永乐朝之前,朱元璋在的时候,官员的工资是用米粮实物支付的,官员每月全额领取粮食实物工资。然而,经过靖难之战,明初积累的粮食在内战中被消耗掉了。朱迪登基后,他非常担心空荡荡的国库。

国库存粮不够,官员发工资有问题,怎么办?朱迪想出了一个办法!

将明代官员的工资从粮食布与银子相匹配,变成了自然色和折叠色。

本色就像以前一样,用粮食实物发工资,折色就有意思发白银或大明宝钞。

这一变化,官员的工资就更难拿全了,原因也很简单。

大明的宝币看起来可以换成同样的银币,但它们是信用不可靠的东西。长期贬值,市场不承认账户。许多官员拿着宝币出去,没有人想买东西。

这对官员们来说很难,家里一堆废纸擦屁股都嫌膈应啊。

这种情况延续了明朝的整个时期,变了又变,有时是白银,有时是宝钞或实物,反正也不正常。

[img]335765[/img]

(永乐时代明代)

这让原本工资极低的明代官员更加不满。

万历朝内阁大臣于慎行曾感叹:明朝的工资连北汉小朝廷都比不上:

“北汉时期,刘崇以太原正位建国,宰相月律止100,节度止30,比唐末还要好。即使是今天统一的繁荣,宰相的月薪也不能半途而废,所以现代的工资可以说是很薄的。”

然而,在低薪时代,官员的消费并不低。

明朝,除了养家糊口,官员们还需要社交和炫耀。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官员们在大厅里没有主人,在家里没有仆人,外出时没有书童,看门人也应该受到鄙视!

面对这样的情况,官员也无奈,无奈之后,只能动脑筋想办法。

[img]335766[/img]

(文官有办法)

因此,在官员群体的智慧群策下,各种赚钱的手腕层出不穷。

综上所述,大致有四种方式。

第一:乞求礼物,简而言之就是直接向上级化缘。

第二:占用土地收取租金,这也很简单,通过亲戚或学者的身份,进入自己的门,用身份掩盖逃税。(明代著名的学者有免税金额)

第三:贪污受贿,这个不用说,手人钱为人办事。

第四:以权经商,这只是权利寻租的一种方式,假别人的手,代自己经商,最后商业收入分红。

经过这四种方式,明代官员有无数的灰色收入,只要不做太多,收入高,安全因素也很高!

高安全系数也有政治逻辑。原因也很简单。每个人都吃不饱工资,所以每个人都在想歪招。整个朝堂上的乌鸦一般都是黑色的,大哥就不说二哥了!

最后,官员们互相保护,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谁闲着没事上诉?

作为官员,他们有权寻租,可以用特权收获利益,这样的氛围在一起,上下效果后,又出现了一个传统的灰色项目。

也就是“常规钱”,换句话说,火耗钱。

当人们纳税时,官员下面的官员都执行纳税。

这群胥吏是税收的具体执行人,负责收取各种刑名钱谷。

这群人往往是平民,科举考试不好,没有晋升空间。当小官员追求不大的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以权谋私,在税收过程中分一杯羹。

然后一杯羹的事情层层上升。小官员收了很多,消耗了很多。他拿了一些,给了上级县官,县官扣留了一部分给了州官。他学得这么好,终于到了中央!

收100元,最后能进入国库的有一半就好了。

没有人能避免这笔钱的粗俗。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份额,这已经成为税收的潜规则。它不仅在明朝流行,而且在清朝继续流行。

[img]335767[/img]

那这笔钱有多少呢?

根据好人的统计,即使一个小县令不太残忍,他的年收入也可以达到2700两银子,相当于他工资的60倍。一年的“常规消费”是年薪的60倍。它仍然是一个县令或官方认可的灰色合法收入。

这个官当的舒适啊。

中央的京官怎么样?事实上,他们也有赚钱的方法,那就是地方官员无数孝敬银子。

京城官员,每个人都在皇帝的脚下,不能接触一线税收,但让他们过艰苦的生活也是错误的。如果他们不满意,一份报告会导致下面人们做的肮脏事情出现问题。因此,地方官员将在每年的节日和上官的生日送上孝顺的钱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它可以赢得关系,进一步进步。

京官对孝敬钱也特别感兴趣,拿钱的时候,手一点也不软,不管官声如何,都难免庸俗。

比如嘉靖年间,以清廉著称的阁老张聪说:

来部院的诸臣,有志者难行,无志者令听,是部院内阁之府库。今天的监司,玉柱公行,叫常规,是监司,也是部院之府库!”

阁老如此,下面人的行为可想而知。

就这样,大明官场在低薪中维持了200多年。看似靠工资活不下去的官员,都有赚钱的方法。外面对官场感兴趣的学者怎么看不见呢?

最后,无数人涌向当官。他们在乎薪水吗?

不在乎,他们只在乎官员身份背后的油水。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明代政治制度设置失败造成的。官僚集团集体失德是低薪后遗症。最后,失德后,原本不道德的事情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这个制度前面有一个祖制,想改就改不了。

尾大不掉也成了必然!

最后,明朝的官治腐烂到根,成为明代大树蛀空的动力。


但是明朝做官的人很多。 问题出现在哪里?但是明朝做官的人很多。 问题出现在哪里?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