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长城、直道、阿房宫、历山陵、“基础设施狂人”秦始皇搞的这些大项目,可能还是褒贬不一,不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取之处。耸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似乎是直接拉出来枪杀五分钟。
一个关键问题是谁给秦始皇戴上了“焚书坑儒”的大帽子?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司马迁。事实上,“坑儒”这个词在《史记》中从未被使用过。
[img]336424[/img]
实际上,“焚书坑儒”的版权所有者是孔安国和刘翔。
前者说:“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后者说:“任刑为治,信小术为道,烧诗书,杀儒”。这种“焚书坑儒”显然与司马迁《史记》中包含的“焚诗书、坑术士”有很大的不同。
那秦始皇到底做了什么呢?
后人常用“焚书坑儒”,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八年后,医生春玉月建议秦始皇废除县制,恢复分封制。总理李斯批评春玉月的观点是,他不了解时代的变化。既然每个人都谈论国家政策,他就只是烧掉了你所有的书。
[img]336425[/img]
第二年,秦始皇又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开心的事情。
秦始皇统一六国,至高无上,无限荣华富贵。从那以后,他一直想和神仙交朋友。世界上的术士闻风而动,骗了秦始皇很多钱,但最终长生不老药却得不到。
这些人挖了自己的坑,不断诽谤秦始皇的行为和政治行为。拿了别人的钱,他们什么也没做。他们还在背后指指点点,说秦始皇“人傻钱多快来”。最后,卢生和侯生干脆抹油直接跑了。
秦始皇命令皇室历史追查此事,你告诉我,我告诉你,带出460多人,被杀。司马迁在《史记》中被记载为“坑术士”或“460多名囚犯”,即后人的“坑儒”事件。
“坑儒”事件的导火索是方士求仙炼丹事件破产诽谤秦始皇。所谓“坑儒”,其实就是“坑术士”。当然也可能有儒生,但秦始皇杀人的目标是欺骗自己的术士。
“焚书”和“坑儒”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前者是政治事件,后者是与秦始皇有关的刑事案件。在秦始皇、李斯或当代人看来,“坑儒”或更准确地说“坑术士”只是一个突发事件和刑事案件。
他们关注的是“烧书”,这是国家的大事。那么秦始皇和李斯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烧书”呢?
四个原因:思想统一、个人权威、愚民政策和学术纠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统一改革措施,统一货币、文字、衡量。有形的东西很容易统一,但看不见的东西很难做到,这就是思想的统一。
虽然世界是统一的,但六国的老贵族仍然准备搬家。除了加强思想政治统一外,还必须建立超级个人权威,这不仅是形式的需要,也是秦始皇个人的愿望。
所谓“烧诗书”,是指《诗经》,是指《尚书》。这两本书都是记录和赞美三皇五帝等古代先贤的概念,这显然不符合秦始皇个人权威的建立。司马迁在《史记》中以“烧诗书”为代表,极其精当。
作为秦国丞相,李斯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与淳于越的辩论也是儒法之间的学术纠纷。法国代表李斯不允许任何其他理论的存在和干扰。
中国封建统治一直是阳儒阴法,外儒内法,汉武帝及其后进者都是如此。秦始皇似乎过于真诚,内外一致,内法外法,彻底撕掉了儒家的遮羞布,最终将秦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