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领土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不割地不赔钱,为什么领土面积缩水?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明朝继承了汉人的血性,真正实现了“不割地、不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君王死于国家”。然而,奇怪的是,明朝从未割地补偿的土地面积一直在缩小。
[img]335028[/img]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成立明朝。后来,他经历了几次北伐,达到了永乐时期最大的土地面积。他的领土包括两京十三省、奴隶干都司、关西七卫、乌斯藏都司、多甘都司、旧港宣慰司等,土地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但从那以后,它一直在下降。直到明末,它所辖的领土只包括汉代13个省份和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
其中一个原因是明朝实施的特殊民族政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但大多数时候,这个国家的领导者都是汉族,所以如何治理少数民族已经成为统治者头疼的问题。明朝采取了“以夷治夷”的政策,给予少数民族高度的自治权。中央政府只需要任命少数民族的领导人,就可以实现管理整个少数民族的目的,简单高效。
[img]335029[/img]
起初,这项政策非常有效。毕竟,周边少数民族的实力弱于明朝,除了服从别无选择。然而,一个王朝不可能永远强大。随着明初几代英明皇帝的衰落,明朝的国力逐渐减弱,这些羁绊地区将逐渐脱离中央王朝的控制,朝廷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与他们独立。
最好的例子是后来建立清朝的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是三大女真族之一,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和长白山。明朝,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了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即建州卫兵、建州左卫兵和建州右卫兵。起初,明朝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控制东北地区,但明末,建州女真领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与明朝分庭抗礼。明朝法院别无选择,只能完全失去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在明朝国力减弱的过程中,其他羁绊地区也是如此。
[img]335030[/img]
不得不说,明朝确实是中国最新的王朝,把汉人的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连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也可以选择上吊自杀,不苟而偷生。但是没有不落的太阳,明朝最终也没能守住江山,也体现了古代王朝喜欢使用的羁绊政策的局限性。清朝吸取了教训,根据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了不同的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因此,清朝也成为中国实际控制面积最大的王朝。
明朝不割地不赔钱 为什么明朝的领土越来越小